1.2022中國精細化工市場規模
(1)市場規模:數據顯示,2015-2021年我國精細化工行業市場規模穩步上升,其中2020年的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4萬億元,2021年中國精細化工市場規模超過5.5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8%,精細化率超過50%。

(2)進出口規模:進口方面,2016-2020年中國精細化工進口規模逐年上升,但增幅有所縮減。2020年受疫情影響,進出口貿易受阻,精細化工品規模達到4億元。2021年1-6月進口規模已經超過2.5億元,有望超過2020年規?;謴鸵咔榍八?。
出口方面,2016-2020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出口規模逐年上升,但增幅有所縮窄。2018年后增速大幅放緩,2020年行業出口規模超過11億元。

(3)需求市場:1)化學藥品制劑制造:2015-2020年中國化學藥品制劑制造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呈現波動變化趨勢,且波動范圍為200-350億元。2020年固定投資完成額達到252萬元左右,同比增長約11%,結合化學制劑行業不斷上漲的需求空間來看,化學制劑行業處于上升周期。

2)農藥試劑行業:當前農藥試劑行業國內市場趨于飽和,絕大部分產能用于出口,通過小型和大型公司銷往海外市場。以當前業內領先企業安道麥為例,2020年安道麥精化農藥業務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均達到79%及以上,其中除草劑產能利用率更是達到95%,公司的產能穩步且規模較大,業務成熟度高。
3)涂料染料行業:2015-2020年,中國涂料染料產量波動下降。近兩年我國染料行業產量呈現萎縮的趨勢,這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停工減產所造成的;2020年涂料染料產量接近77萬噸,同比下降約3%。結合涂料染料行業正在逐步復蘇的需求市場來看,涂料染料供給市場將有所恢復。

2.中國精細化工行業發展趨勢
(1)政策引導,進一步促進中國精細化工行業產能整合
根據“十四五”化工行業發展規劃,未來可以從兩大方面入手促進精細化工行業健康發展:1)繼續推進產能整合,淘汰落后產能;2)通過清潔生產、綠色發展以及技術創新來實現產業價值鏈提升。在這種行業發展趨勢驅使下,未來業內龍頭企業市占率與高附加值產品比重有望繼續提升。
(2)受“碳中和”和“碳達峰”戰略規劃影響:行業將產生顛覆式影響
據2021石化產業發展大會發布的分析,未來“雙碳”戰略的提出將對精細化工行業的運營模式、產品結構等將產生顛覆式影響,也將推動業內細分市場景氣度提升。
3)到2027年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1萬億元
據現有數據預測,未來幾年亞太地區將占據精細化工行業更多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中國地區,預計未來行業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全球精化行業年復合增長率。初步估算,2022-2027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市場規模逐年上升,2027年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1萬億元。

3.中國精細化工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格局:我國精細化工行業參與者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在這些地區形成了規模較大的精細化工產業群。而根據企查查搜索數據,5643家注冊資本100萬以上的精細化工生產企業中,廣東省分布最多。
(2)典型龍頭企業:1)浙江龍盛:浙江龍盛成立于1970年,目前已成為集制造業、房地產、金融投資等核心產業的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 2010年,
龍盛通過啟動債轉股控股德司達全球公司,開始掌控染料行業的話語權。在全球的主要染料市場,浙江龍盛擁有超過30個銷售實體,服務于7,000家客戶,
約占全球近21%的市場份額。
2)新和成: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9年,2004年上市
。自成立以來,公司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和在市場競爭中成長的理念,專注于營養品、香料、分子材料等功能化學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在營養健康、日化護理、交通、環保、能源等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以優質、健康、綠色、低碳的產品不斷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為利益相關方創造可持續的價值。目前,公司已成功躋身中國精細化工百強、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正朝著全球領先的功能化學品企業愿景目標邁進。
3)石藥控股:石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創新藥物研發、
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全集團現有資產總額580多億元,員工2.8萬人。在港上市公司躋身千億市值俱樂部,是恒生指數成份股。2019年,
下屬公司新諾威成功在創業板掛牌上市,石藥集團實現了“紅籌 +A"融資格局新紀元。

以上就是有關于2022中國精細化工市場規模、行業發展趨勢及競爭格局的全面分析,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相關行業發展的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推薦閱讀
磷化工上市公司有哪些?行業現狀和前景分析
化工新材料有哪些?國外化工新材料發展現狀及龍頭企業一覽
《【公司研究】新和成-深度報告:打造精細化學品產品群精細化工龍頭蓄勢待發-20200728[51頁].pdf》
《磷化工行業梳理:農化產品為主精細化工品提高產業價值水平-220128(36頁).pdf》
《基礎化工行業:新能源化工核心觀點匯報-220531(4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