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KPMG)在2020年12月發布《信貸風險:新常態下監管格局的變化以及銀行的預期》報告。
COVID-19大流行及相關經濟放緩對全球信貸風險產生了重大影響,信貸風險仍然是歐洲央行2021年優先考慮的核心,這清楚地表明,監管壓力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持續增加。
COVlD-19對信貸環境影響巨大,銀行面臨諸多挑戰
盡管監管機構和公共當局做出了努力,但毫無疑問,全球信貸環境已因COVID-19大流行而發生改變,歐洲信貸市場可能會在幾年內感受到這種影響。
根據歐洲銀行業管理局于2020年6月公布的最新數據,以及歐洲央行對過去危機對不良貸款影響的各種分析結果,畢馬威的專業人士預測,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危機后暫停發放貸款可能存在撥備缺口。
這些數據支持了在政策支持突然撤銷的情況下對高影響的擔憂——歐洲央行最近的新聞稿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報告總結
COVID-19危機造成了自歐元體系建立以來最嚴重的信貸低迷。在短期到中期內,銀行可以預期經濟疲軟、延期付款的撤銷以及IFRS 9和信貸模型參數的影響會推高不良貸款和減值。
銀行已經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應對危機,但在不良貸款管理、貸款承銷、撥備、信貸風險建模和信貸治理等領域面臨諸多挑戰。
銀行、監管者和監管者之間的密切溝通與合作對于調整后危機時代的信貸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長期來看,有效的治理,開發一種更智能、更靈活的信貸風險管理方法,將使銀行能夠將信貸偏好融入數字化和整合等戰略,創造一個更具彈性的銀行體系。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畢馬威(KPMG):加強信貸風險管理》。點擊下載PDF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