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供應鏈是什么意思?
生態供應鏈作為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對傳統供應鏈的改進和完善,強調用整體、系統的觀點看問題。
生態供應鏈以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涉及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回收商、物流服務商等企業和最終用戶也就是消費者。同時站在整個社會的角度從原材料采購、產品制造、分銷、運輸、倉儲、消費到回收處理的整個供應鏈管理過程。
生態供應鏈在滿足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通過生態型設計或改進,對供應鏈整體實施環境管理,使供應鏈的各環節和供應鏈整體從原材料采購到用后制品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的不良影響降至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從而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三贏。
生態供應鏈系統
生態供應鏈是一個“閉環回路”:上游企業的產品提供給下游企業,上游企業廢棄物也能回收后被本企業再利用或通過回收商被其他企業利用,這種形態體現了循環經濟的內涵。生態供應鏈中各節點企業之間的關系同時還體現在產生的廢棄物上。對于生態供應鏈來說,物流成閉合循環,上游節點企業的產出物即是下游點企業的原材料,無所謂原材料和廢棄物之分,理想狀態下能達到100%的利用率;在非理想狀態下,即使不能達到100%的利用率,在物流過程中向外界的排放或被另一生態供應鏈利用,或可以自然降解,因此不會對環境造成不可消除的危害或對環境造成較小的傷害。

生態供應鏈特征
具體來說,生態供應鏈有以下特征:
(1)有效利用各種資源。
傳統供應鏈環境不友好主要是資源利用過程及產生的廢棄物,因此有效利用資源是生態供應鏈的基本特征。生態供應鏈在管理過程中,要優化資源的流動過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流動過程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2)集成性。
從理論構成來看,生態供應鏈是循環經濟學、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型供應鏈理論的集成;從內容構成來看,生態供應鏈是生態設計、生態采購、綠色生產、逆向物流等的集成。
(3)時間持續。
生態供應鏈時間持續表現為生態供應鏈活動的持續性和供應鏈產品的持續性。生態供應鏈活動持續性指的是生態供應鏈自始至終需要持續的供應鏈管理;而供應鏈產品持續性指的是生態供應鏈產品周期包括產品的使用壽命,也包括產品報廢后部分資源在后代產品的循環再利用時間。供應鏈產品的時間持續性同樣提高了供應鏈系統的資源利用效率。
(4)空間擴展。
生態供應鏈空間擴展表現為生態供應鏈的范圍遠大于企業界限,因此要通過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向更大的空間拓展。其次,由于生態環境問題往往沒有明顯的空間界限,且供應鏈內各個節點之間相互影響,使生態供應鏈發揮作用的范圍擴大,因此要在更大范圍內來制定戰略,合理規劃各種活動。
(5)循環物流。
要有效的利用各類資源,供應鏈中的物流就必須要循環進行,供應鏈產出物及廢棄物不是物流運動的終端,而是回收及再利用的起點,是物流活動的一個節點和反饋點。生態供應鏈的循環物流可以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推薦閱讀:
《萬聯供應鏈金融研究院:2020中國供應鏈金融生態圖譜(36頁).pdf》
《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在線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時代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4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