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三支柱”是世界銀行在1994年的報告《防止老齡危機——保護老年人及促進增長的政策》中提出的。第一支柱是由政府管理的統一強制參與確定待遇、覆蓋最廣泛最基礎的公共養老金制度,第二支柱是雇主發起的針對員工職位的養老金制度,第三支柱是個人自愿加入、個人設立退休賬戶的養老儲蓄計劃。
目前我國基本構建了三支柱養老體系。2019 年底,我國三支柱養老金規模 11.3 萬億元人民幣,占 GDP 比重約為
11.5%。其中第一、二支柱養老金規模分別約 8.7 萬億、2.5萬億,占比約 77%、22%。

第一支柱占比高,以基本養老保險為主,社?;馂橹匾a充。2019 年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 6.3 萬億元,5 年
CAGR12%。社?;馂槲覈谝恢е闹匾a充,由全國社?;鹄硎聲撠煿芾?。2019 年底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近 9.7 億,占 15
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約 83%。雖覆蓋人群廣,但基本養老金替代率低, 2019年不足 45%,顯著低于世界銀行所建議的不低于70%水平。
人口老齡化下基本養老金支付壓力提升。2020 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收支缺口約 7200 億元。


第二支柱發展快,為固定繳費模式,采用個人賬戶方式管理,企業年金覆蓋人群占非國有單位城鎮就業人員比重不足 7%。第二支柱為企業年金與職業年金,2019
年底我國企業年金結余 1.8 萬億元,職業年金接近 7000 億元?!镀髽I年金辦法》規定企業繳費、企業和職工合計繳費每年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的
8%、12%。企業年金覆蓋人群有限,2019 年底我國企業年金參加職工 2548 萬人,占非國有單位城鎮就業人員比重約 6.6%,占比近四年并未提升。
第三支柱剛起步,目前采用產品制。2019 年 6
月,人社部提出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商業養老保險、養老目標基金等金融產品均可成為養老金第三支柱產品。截至
2019年,包含個人稅延型養老險、目標日期基金在內的第三支柱合計規模在三支柱中占比不足1%(其中個人稅延型養老險僅 2.45 億元)。2020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未來我國第三支柱養老金發展空間巨大。
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研報】非銀金融行業中國資本市場展望系列之一:發展個人賬戶養老金,居民增配權益,A股加速機構化-210317(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