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如何?概況一覽 -YANYI 2021-07-29 13:50:01 作者:-YANYI 2295 收藏 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隨著氣候變暖問題日益嚴峻化,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也越來越強烈,碳中和目標多次被提及。自2005年以來,我國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國,為彰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心,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首次提出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并在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作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重要市場機制抓手,碳市場成為我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承諾的新路徑。碳交易依托著“碳中和”的外衣來進行碳排放供需錯配,其本質意義上是一場清潔能源取代碳能源的綠色革命。碳交易以污染者買單的原理將碳排放內部化,在總量控制前提下,企業在市場上買賣碳配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同時,通過設置減排量抵減機制,為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支持,促進節能低碳行業發展,促成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產業結構占比我國全國性碳市場即將運行,這是我國首次全面施行溫室氣體減排,用經濟手段推動企業減排的管理辦法。按要求,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的納入標準為其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若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折合能源消費量約1萬噸標煤,則需要被納入減排列。碳交易被視為利用市場機制應對氣候變化的風向標,通過碳配額的分配來約束企業,從而助力“碳中和”目標,同時碳中和目標也會增加我國碳市場的有效規模。碳交易通過市場手段倒逼高碳企業節能減排,是實現碳達峰目標及碳中和意愿的核心工具。作為碳市場的重點行業,電力部門首先被覆蓋,其中包括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直接排放,也包括電力和熱力使用的間接排放。2019年能源使用結構而其他碳排放較高的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重點行業,也將逐步納入交易市場,成為碳交易市場的主要買家。另一方面,碳交易中的主要賣方包括新能源(光伏、風電、水電)、電動車、環保等相關企業,以及節能減排做得好,可出售額外碳排放配額給需求方的公司。碳中和愿景排放路徑(億噸)數據來源:《A股大機遇:“碳交易”的投資機會分析(19頁).pdf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推薦閱讀:【精選】2021年全國碳交易體系及碳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報告.pdf【研報】非銀行金融行業碳交易專題:構建碳交易從交易體系到金融生態-210620(21頁).pdfListCo:碳排放權交易框架(28頁).pdf 本文標簽 碳交易 碳交易市場 我國碳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