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可以加快推動智能制造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下面是一些產業政策整理。
政策主要的類別分成了技術、技術應用以及產業。
技術相關政策
(1)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所涉及的領域有設計仿真、混合建模、智能感知、人機協作、AI等等,到2025年的具體指標為,到2025年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系統集成技術基本滿足跨平臺、跨領域的數據和業務貫通融合需求。
(2)加速系統集成技術突破,所涉及的領域有過程通用數據集成、跨平臺、跨領域業務互聯技術、跨企業多源信息交互和全鏈條協同優化技術等等,到2025年的具體指標為,到2025年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系統集成技術基本滿足跨平臺、跨領域的數據和業務貫通融合需求。
(3)加快創新網絡建設,所涉及的領域有圍繞關鍵工藝、工作母機、數字孿生、工業智能等重點領域,建設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等載體,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發。
技術引用相關政策
(1)開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所涉及的領域有智能場景、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到2025年的具體指標為,到2025年,建設2000個以上新技術應用智能場景、1000個以上智能車間、1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標桿智能工廠,遴選培育100個智慧供應鏈。
(2)加快行業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所涉及的領域有裝備制造領域、電子信息領域、原材料領域、消費品領域,到2025年的具體指標為,到2025年,制造業企業生產效率、能源資源利用率顯著提升,產品研制周期、企業運營成本、產品不良品率大幅降低。
(3)促進區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產業相關政策
(1)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所涉及的領域有基礎零部件和裝置、通用智能制造裝備、專用智能制造裝備、新型智能制造裝備,到2025年的具體指標為,到2025年,研制1000種先進智能制造裝備。
(2)合力發展工業軟件產品,所涉及的領域有研發設計類軟件、生產制造類軟件、經營管理類軟件、控制執行類軟件、行業專用軟件、新型軟件,到2025年的具體指標為,到2025年,突破一批研發設計軟件,開發一批行業專用軟件,控制執行、生產制造和經營管理等軟件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研發一批達到國際同類水平的新型軟件。

數據來源:《智能制造獲重大政策催化,行業有望迎來長期景氣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