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跨境電子商務
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簡稱“跨境電商”)有不同版本的定義,商業上的主流說法將跨境電子商務概括為“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商品或者服務進出口的經營活動”。實際上,各種概念的核心涵攝并無爭議,跨境電商可以概括為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借助互聯網等電子化通信手段促成交易(交易詢價、談判磋商、締結合同、履行合同等),并通過跨境物流或異地倉儲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國際商務活動。

2.跨境電子商務特征
(1)電子化
電子化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跨境電商在交易的過程中,從下單、銷售、溝通到支付均透過電子信息媒介或平臺進行,多以無紙化形式呈現;其二是指電子化產品(游戲、影視、軟件、數字信息)在跨境電商領域快速發展。
(2)個性化
個性化主要體現在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多樣化的產品類目以及產品更新換代周期更快。
(3)碎片化
碎片化主要指的是隨著互聯網接入門檻的降低,跨境電商交易主體朝著數量增加、單個主體體量趨小、消費范圍分散的趨勢發展。
(4)高頻次
高頻次是指跨境電子商務中的交易主體下單、預訂、銷售、溝通和支付的互動頻次和頻率均遠遠高于傳統外貿。
(5)低貨值
與高頻次相對應的是低貨值,跨境電商最為活躍的商業模式是跨境零售,而B2C或C2C的單筆訂單大部分都是小批量、低貨值的生活消費商品。
3.跨境電子商務分類
以貨物進出口方向劃分,跨境電子商務可劃分為出口跨境電子商務和進口跨境電子商務。
(1)出口跨境電子商務
出口跨境電子商務是國內生產廠商或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將國內的產品賣給國際市場的買家,出口跨境電子商務是在互巧網時代企業對外出口的一種新模式。
(2)進口跨境電子商務
顧名思義,進口跨境電子商務,就是國內消費者或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購入海外商品,實現跨國商品和服務交易的過程。
4.跨境電子商務與國內電子商務的區別
(1)貿易范圍不同
跨境電子商務主要是國家間的貿易,而國內電子商務交易過程在國內就已經完成。
(2)產業配套設施不同
跨境電子商務設計境內外倉儲、跨境物流、跨境支付和通關;而國內電子商務僅涉及境內倉儲、物流與境內支付。
(3)稅收方式不同
跨境電子商務涉及關稅與增值稅,而國內電子商務僅涉及增值稅。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The Paypers:2020-2021年跨境支付和電子商務報告(英文版)(123頁).pdf》
《Facebook:跨境電商白皮書(70頁).pdf》
《跨境眼觀察:2021年跨境電商全球電商平臺分析(11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