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商扶貧
《電商賦能弱鳥高飛——電商消貧報告(2015)》提出電商扶貧的定義,即“通過建設和安裝新型基礎設施,培育和培養電商生態和電商意識,建立本地化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從而促進貧困人群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手段開展創新與創業,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最終改變貧困人群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實現脫貧致富”。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文件中將電商扶貧定義為以電子商務為手段,以“互聯網+”為平臺,鼓勵農村貧困人口參與到電商創業活動當中,促進特色農產品銷售,推動農村扶貧工作的一種科學的、特殊的扶貧模式。

2.電商消費扶貧模式
(1)政府主導的平臺
以中國扶貧網為代表,政府有關部門借助國家建檔立卡的大數據資源,運用互聯網新技術和新模式構建電商扶貧平臺。作為唯一一個由國扶辦主管的社會扶貧網絡平臺,中國扶貧網構建了五大功能平臺,包括愛心幫扶、扶貧眾籌、電商扶貧、扶貧展示和扶貧評價,將貧困人口和社會愛心人士、企業對接起來。電商平臺現有七個地方特色館區,銷售的產品為農副產品和民族工藝品為主。
(2)地方政府主辦+電商平臺承辦
地方政府在推行電商消費扶貧時,一般選擇與專門的電商平臺和運營機構進行合作,發揮雙方優勢,鼓勵消費者用消費的方式,參與和助推扶貧。如:重慶市于2017年4月至12月啟動“遠山結親、愛心幫扶”的主題活動,以電商形式助力消費扶貧,本次活動由重慶市扶貧辦、重慶市商務委指導,重慶市鄉村扶貧服務協會和“網上村莊”扶貧電商平臺共同主辦?;顒幽康氖且韵M扶貧為主要形式,將城市地區的消費需求引向貧困地區,通過消費為貧困地區創收,助推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
(3)第三方綜合平臺扶貧項目
我國第三方綜合性電商平臺發展完善,擁有穩定和龐大的客戶流量,為了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和引導,彰顯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探尋新興市場潛力,搶占市場份額,第三方綜合性平臺利用自身優勢開展消費扶貧項目。
阿里巴巴在農村淘寶上布局興農扶貧項目,以“科技興農、精準扶貧”為口號,在平臺專區銷售各地的特色糧油干貨、瓜果蔬菜、畜禽蛋奶和零食茶飲。
2012年京東開始運營扶貧特產館,截至2018年2月,扶貧館數量超過120家,覆蓋全國80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2018年10月,京東上線“中國特產·星光行動明星扶貧館”,借助明星效應加速落地扶貧推廣效果,來自貧困縣的特產將借助京東得到推介。
(4)企業主導的扶貧專門平臺
在扶貧開發中,有許多社會組織、企業或個人愿意通過努力和愛心來幫助貧困地區脫貧致富,通過開發和運行電商平臺提供消費者購買和貧困農戶產品銷售的專門渠道。2017年12月,全國首家以扶貧為主旨的電商平臺“手拉手扶貧商城”上線。
以上梳理了電商消費扶貧的定義及模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生態旅游扶貧是什么?意義有哪些?
什么是交通扶貧?內容有哪些?有什么意義?
什么是產業扶貧?產業扶貧模式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