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2020世界經濟展望》。
隨著經濟的重新開放,活動在5月和6月有所回升。從4月份的低谷中走強最明顯的是零售銷售。其中可自由支配的消費者支出隨著重新開放而增加。
工業生產和零售:零售業的復蘇普遍強于工業生產

然而,企業在應對這種復蘇時仍保持謹慎:許多國家的工業生產仍遠低于去年12月的水平。
總的來說,第二季度的GDP結果帶來了積極的驚喜。中國(在4月初經濟放緩后,公共投資幫助推動經濟活動在第二季度恢復正增長)以及美國和歐元區(這兩個經濟體在第二季度都以歷史性的速度收縮,但不如預期嚴重,政府轉移支付支持家庭收入)。然而,這一消息并非都是正面的。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低于預期,例如,在消費急劇壓縮和投資崩潰之后,國內需求大幅下降(例如在印度),流行病繼續蔓延(例如在墨西哥),外部需求疲軟對出口部門的影響尤為嚴重(例如,在韓國),匯款流量的大幅減弱對國內支出構成了壓力(例如,在菲律賓)。
隨著封鎖的緩解,全球貿易在6月份開始復蘇。
全球活動指標:全球貿易和工業生產隨著封鎖的緩解而回升

中國是重要的貢獻者之一。中國的出口從今年早些時候的大幅下滑中恢復過來,這得益于經濟活動的提前重啟以及醫療設備和支持向遠程工作轉移的設備的外部需求強勁回升。
重新開放已停止。面對新一輪的上漲,各國在8月份放慢了重新開放的步伐,并在某些情況下恢復了部分封鎖。
政府封鎖與對COVID-19的經濟反應:全球指數

從勞動力市場指標和通脹結果來看,與全球經濟活動和貿易的格局一致,就業和勞動力指標自5月份以來有所改善。例如,美國的失業率大幅下降,創造的就業機會增加;向德國減少工時工作計劃提出的申請在5月份急劇放緩,并在整個8月份持續穩步下降;日本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在接近100萬人之后,到7月份已部分恢復從一月到四月,婦女們離開了勞動力市場。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世界經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