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分行業節能降碳相關政策梳理
重點行業
發改委等3部門2022/2/3《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明確了17個高耗能行業2025年節能降碳的目標,主要包括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和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比例兩個約束目標
發改委等2部門2021/12/14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1)科學確定石化、有色、建材等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組織一批節能降碳技術改造項目,開展節能降碳技術示范應用,提高行業節能降碳水平。2)推動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和數據中心加大節能力度,加快工業節能減碳技術裝備應用。
發改委等5部門2021/11/15《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對擬建、在建項目,應對照能效標桿水平建設實施,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力爭全面達到標桿水平。對能效低于本行業基準水平的存量項目,合理設臵政策實施過渡期,引導企業有序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提高生產運行能效,堅決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落后產品。
中共中央國務院2021/10/24《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
1)制定能源、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業和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節能降碳為導向,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開展鋼鐵、煤炭去產能“回頭看”,鞏固去產能成果。2)新建、擴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落實產能等量或減量臵換,出臺煤電、石化、煤化工等產能控制政策。未納入國家有關領域產業規劃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擴建煉油和新建乙烯、對二甲苯、煤制烯烴項目。合理控制煤制油氣產能規模。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能耗準入標準。
發改委等5部門2021/10/21《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等重點行業和數據中心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到2030年,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進一步提高,達到標桿水平企業比例大幅提升,行業整體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工業
1)工業原材料
工信部等3部門2021/12/29《“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發展綠色化水平大幅提升。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水泥產品單位熟料能耗降低3.7%,電解鋁碳排放下降5%。重點行業單位產值污染物排放強度、總量實現雙下降。工業廢渣等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進一步提高……積極實施節能低碳行動,制定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加快推進企業節能低碳改造升級,鼓勵有條件的行業、企業率先達峰。
2)工業園區
發改委工信部2021/12/20關于做好“十四五”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到2025年底,具備條件的省級以上園區全部實施循環化改造,顯著提升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推動節能降碳,開展清潔能源替代改造,提高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推進資源高效、綜合利用。園區重點企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促進原材料和廢棄物源頭減量。
3)綠色發展
工信部2021/11/15《“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面提升綠色制造水平,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能源效率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4.8億噸,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10%。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綠色制造體系基本建成,綠色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1萬億元。
工信部等4部門2021/11/5《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實施鋼鐵、石化等行業綠色化改造,推動電能、氫能、生物質能替代化石燃料,加快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擴大新能源汽車、光伏光熱產品、綠色消費類電器電子產品、綠色建材等消費。
大宗固廢
發改委2022/1/4《關于開展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的通知》推動實現“到2025年大宗固廢年綜合利用量達到40億噸左右”目標任務。以節能降碳為導向,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選用高效節能技術設備,回收利用余壓余熱余能,提高能效水平,發揮好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替代天然資源的協同降碳作用,形成利廢建材行業降碳示范效應。
新基建
發改委等4部門2021/12/8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到2025年,數據中心和5G基本形成綠色集約的一體化運行格局。數據中心運行電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顯提升,全國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國家樞紐節點進一步降到1.25以下,綠色低碳等級達到4A級以上。全國數據中心整體利用率明顯提升,西部數據中心利用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東西部算力供需更為均衡。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在數據中心、5G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基礎上,全面支撐各行業特別是傳統高耗能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能源
1)能源體系
能源局農業農村部等2021/12/29《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到2025年,建成一批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試點,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占農村能源的比重持續提升;新能源產業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補充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能源局2021/12/24全國能源工作會議
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加強政策措施保障,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持續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
2021/11/27 2021“一帶一路”清潔能源發展論壇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不斷夯實能源供應保障能力。要抓住“十四五”關鍵期、窗口期,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
2)電力市場
發改委能源局2022/1/18《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2025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初步建成,有利于新能源、儲能等發展的市場交易和價格機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基本建成,適應新型電力系統要求,國家市場與省(區、市)/區域市場聯合運行,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交易,市場主體平等競爭、自主選擇。
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2021/11/22《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21-2023年)》到2023年,高效節能電機年產量達到1.7億千瓦,在役高效節能電機占比達到20%以上,實現年節電量490億千瓦時,相當于年節約標準煤1500萬噸。
發改委2021/7/29《關于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的通知》科學劃分峰谷時段,合理確定峰谷電價價差。各地要統籌考慮當地電力系統峰谷差率、新能源裝機占比、系統調節能力等因素,合理確定峰谷電價價差,上年或當年預計最大系統峰谷差率超過40%的地方,峰谷電價價差原則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則上不低于3:1。建立尖峰電價機制。各地要結合實際情況在峰谷電價的基礎上推行尖峰電價機制。尖峰時段根據前兩年當地電力系統最高負荷95%及以上用電負荷出現的時段合理確定,并考慮當年電力供需情況、天氣變化等因素靈活調整;尖峰電價在峰段電價基礎上上浮比例原則上不低于20%。
3)煤炭煤電
國資委2022/1/19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積極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大清潔能源建設投入力度,提高中央企業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合理規劃新增煤電裝機規模,加大現有煤電機組的高效清潔改造,提高煤電機組的安全環保水平。加大煤炭儲備基地建設,加大儲煤力度,保障電煤庫存在合理水平。
國務院總理2021/11/23 國務院總理在上??疾?
要立足我國能源稟賦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用好國家新出臺的專項再貸款政策,推廣提高能效的成熟先進技術,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國常會2021/11/17 國常會
在前期設立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礎上,再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形成政策規模,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此次設立的2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按照聚焦重點、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場化原則,專項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加工、煤電清潔高效利用、工業清潔燃燒和清潔供熱、民用清潔采暖、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和大力推進煤層氣開發利用。
發改委2021/10/12《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
1)有序放開全部燃煤發電電量上網電價。燃煤發電電量原則上全部進入電力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在“基準價+上下浮動”范圍內形成上網電價?,F行燃煤發電基準價繼續作為新能源發電等價格形成的掛鉤基準。2)將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由現行的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電力現貨價格不受上述幅度限制。
4)綠電
工信部、住建部等五部門2021/12/31《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到2025年,光伏行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量產化轉換效率顯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裝備、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智能光伏產業生態體系建設基本完成,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水平逐步深化。智能光伏產品在綠色工業、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農業、鄉村振興及其他新型領域應用規模逐步擴大,形成穩定的商業運營模式。要加快產業技術創新,開展智能光伏與建筑節能等領域相結合的交叉技術研究。
發改委2021/10/25 發改委主任何立峰
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鼓勵就地就近開發利用。因地制宜開發水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
發改委等4部門2021/11/24《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實施方案》充分利用建筑屋頂、立面、車棚頂面等適宜場地空間,安裝光電轉換效率高的光伏發電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公共機構建設連接光伏發電、儲能設備和充放電設施的微網系統,實現高效消納利用。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到2025年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可安裝光伏屋頂面積力爭實現光伏覆蓋率達到50%。推動太陽能供應生活熱水項目建設,開展太陽能供暖試點。
2021/10/12習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領導人峰會上的講話中國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第一期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的項目已于近期有序開工。
發改委能源局2021/8/10 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
在電網企業承擔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網責任的基礎上,鼓勵發電企業通過自建或購買調峰儲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并網規模。
石化
發改委等5部門2021/10/21《石化化工重點行業嚴格能效約束推動節能降碳行動方案(2021~
2025年)》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行業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其中乙烯的單位產品能耗基準水平要達到640千克標準油/噸,標桿水平要達到590千克標準油/噸。引導石化低效產能有序退出,加大閑臵產能處臵力度。
建筑建材
1)鋼鐵
工信部發改委生態部2022/2/7《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征求意見稿為“
力爭2025年前率先實現碳達峰”)……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堅決遏制鋼鐵冶煉項目盲目建設,嚴格落實產能臵換、項目備案、環評、排污許可、能評等法律法規、政策規定,不得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產能。
工信部 2021/5/6
《鋼鐵行業產能臵換實施辦法》長江經濟帶禁止在園區外新建、擴建鋼鐵冶煉項目。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臵換比例不低于1.5:1,其他地區臵換比例不低于1.25:1
為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對完成實質性兼并重組后取得的合規產能用于項目建設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臵換比例可以不低于1.25:1,其他地區的臵換可以不低于1.1:1。
2)冶金建材
發改委等 5部門 2021/10/21 《冶金、建材重點行業嚴格能效約束推動節能降碳行動方案(2021-
2025年)》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能效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行業整體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綠色低碳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3)鋼鐵水泥
工信部 2021/10/19
工信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堅決執行鋼鐵、水泥等產能臵換政策,配合有關部門落實高耗能行業有序用電工作,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強化“節能監察+節能診斷”雙輪驅動,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升級,有序推進工業領域減量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大力推進工業節能提效,促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4)建筑
住建部 2021/10/12
《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設計能耗水平進一步降低,在2016年執行的節能設計標準基礎上降低30%和20%。其中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平均節能率應為75%,其他氣候區平均節能率應為65%;公共建筑平均節能率為72%。碳排放強度有了明確強制標準,平均降低7kgCO2(m2·a)以上。
5)玻璃
工信部 2021/7/21
水泥玻璃行業產能臵換實施辦法位于國家規定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實施產能臵換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設項目,產能臵換比例分別不低于2:1和1.25:1;位于非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設項目,產能臵換比例分別不低于1.5:1和1:1……光伏壓延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臵換方案,但要建立產能風險預警機制。
有色
1)電解鋁
發改委 2021/8/27
《關于完善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政策的通知》對鋁液綜合交流電耗不高于分檔標準的電解鋁企業,鋁液生產用電量不加價;高于分檔標準的,每超過20千瓦時,鋁液生產用電量每千瓦時加價0.01元,不足20千瓦時的,按20千瓦時計算。鼓勵電解鋁企業提高風電、光伏發電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減少化石能源消耗。電解鋁企業消耗的非水可再生能源電量在全部用電量中的占比超過15%,且不小于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激勵值的,占比每增加1個百分點,階梯電價加價標準相應降低1%。
交運
1)新能源汽車
工信部 2022/1/31 工信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
2022年將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再上臺階。2022年工信部將繼續加強產業鏈系統梳理,特別是加強部門協同和部省聯動,協調解決芯片等關鍵零部件短缺問題,推動提升芯片全產業鏈供給能力。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保持政策體系銜接,統籌提升關鍵資源保障能力,加強與青海、四川、江西等地溝通,推動加快國內鋰資源開發。
2)綠色交通
交通部 2021/12/14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一是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擴大電力、氫能等新能源、清潔能源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鐵路系統、機場運行的電動化智能化水平。二是優化交通運輸結構。發展多式聯運,發展智能交通,打造綠色、高效、快捷、舒適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引導公眾綠色出行。三是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把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過程,綜合運用政策、經濟、技術、市場等多種手段,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研報】化工行業:碳中和浪潮進一步加速化企強者恒強節能降耗新能源、新材料迎來發展新機遇-210310(17頁).pdf》
《2021年中國在“碳中和”背景下建材行業節能減排分析報告(43頁).docx》
《陜鼓動力-投資價值分析報告:雙碳節能減排先行者奮起直追工業氣體龍頭-20220216(36頁).pdf》
《化工行業專題報告:氣凝膠最高效隔熱材料契合碳中和節能大趨勢-220215(19頁).pdf》
更多行業政策、最新政策解讀敬請關注“政策解讀”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