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conteur于2021年1月發布了《2021年知識產權報告》。
報告指出,COVID-19疫苗的快速開發是制藥行業的一個勝利,它涉及到對既定規范的改造。傳統上,藥品開發是一項風險大、成本高的業務,如果沒有專利權,疫苗和其他藥物將無法開發,而專利權的壟斷將持續20年。然而,已奪去200萬人生命的全球疫情帶來的挑戰比收回研發成本的權利更為重要。企業愿意放棄一切照常經營,以支持這一集體目標。在最初的幾個月里,在病毒影響的治療方法被發現之前,有太多的人因為醫院沒有足夠的呼吸機而死亡。一批企業撇開競爭走到一起,致力于創造一種可行的、易于制造的呼吸機。
截至2020年11月29日,英國政府訂購的COVID-19疫苗劑量

創新:2020年的領導者和2021年的觀察者
生活中大部分信息都是雜亂無章的,但知識具有實質性、連貫性、意義性和價值性。2020年的領軍企業深知這一點,因此投入時間和資源研究專利市場。
根據Anaqua的Aquamip平臺分析的專利統計數據,2020年,全球共發布了400多萬項專利,其中270萬是中國造成的。但事實上,截至今年1月,中國專利中僅有13.9萬件在境外發行。2001年,全球共發行了近72萬件專利,2020年僅130多萬件,不包括那些僅在中國注冊而在其他地方沒有對應專利的專利。在創新榜單上領先的是三星電子,擁有17955項專利。其次是華為科技(12099),然后是IBM(9931),佳能KK(9278)和LG電子(9221)。
2020年全球前20名專利權人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0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中公布最近12個月的數據中,全球專利申請量增長了2.3%,為數年來的最高水平。但這不包括中國。2019年的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專利申請量下降3%,為10年來首次下降。
然而,WIPO持樂觀態度。報告稱,這一下降“是由于中國居民提交的申請數量下降,而中國旨在優化申請結構的法規正在發生全面轉變?!?。這期間中國商標備案增長5.9%,工業設計備案活動增長1.3%。考慮到研究和開發(R&D)所需的時間,COVID-19對專利的影響預計不會持續數年。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Raconteur:2021年知識產權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