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柔性玻璃
柔性玻璃(Flexible glass)是一種新型薄膜玻璃基板(Thin film glass
substrate)材料,厚度極薄可以彎曲。柔性玻璃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柔性玻璃泛指所有制成微米尺寸具有可彎曲特性的玻璃材料,如玻璃纖維、光纖、玻璃棉、玻璃布等。這些柔性玻璃材料已廣泛應用于保溫、耐火、防火及光學材料。狹義柔性玻璃特指可彎曲超薄玻璃板,即玻璃板厚度0.02~0.1mm,使玻璃板具有了柔韌可彎曲特性,應用范圍大大拓寬。
作為新一代可彎曲的超薄基板材料,柔性玻璃除了可以彎曲成卷,還具有玻璃自身的特性,如表面平坦、耐
600℃高溫不變形、耐老化、透光性好、密封性好和尺寸穩定等。柔性玻璃可以提高顯示器件和電子產品的外觀品質和使用壽命,使柔性顯示器、觸摸傳感器、太陽能電池板和照明等柔性電子設備性能達到最優化。

介于上述特性,柔性玻璃在柔性顯示和柔性電池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例如柔性顯示有可應用在汽車內飾或建筑物的屋檐、立柱、外壁等具有曲面的地方,顛覆傳統顯示器的應用。柔性玻璃還可以應用于太陽能電池或有機EL照明以及電容器、燃料電池的間隔件。
2、柔性玻璃生產廠家
目前,一次成型柔性玻璃廠家主要是國外康寧、肖特、電氣硝子,國內一次成型的技術還是在研發階段,主要采用二次成型。二次成形中柔性玻璃減薄廠商頂噴式減薄法有韓國
Econy、凱盛科技、長信、惠晶等,浸泡式減薄法的有凱茂,伯恩等。柔性玻璃加工廠商有三星的
Dowoo、凱盛科技、凱茂、賽德、蘇訓、恩利克、長信、拓米等。

3、柔性玻璃生產工藝
目前柔性玻璃的生產方法,可分為一次成形法和二次成形法。其中,浮法、溢流下拉法和窄縫下拉法屬于一次成型法;化學減薄法和二次拉引法是二次成型法。
(1)溢流下拉法
該工藝是1967年康寧公司(Corning)申請的專利技術(US1697227、US
3338696),是平板玻璃制造生產的基本技術之一,也是目前制造超薄玻璃基板的最成熟技術。
優點:玻璃厚度薄,可同時進行兩面加熱和冷卻
缺點:制造柔性玻璃基板,需要平衡性良好的調整下拉熔融玻璃的張力,產量小

(2)窄縫下拉法
窄縫下拉法借鑒于20世紀40年代的玻璃纖維制造工藝——坩堝拉絲法。窄縫下拉法工藝的關鍵參數是玻璃液從狹縫中擠出的速度、拉邊機牽拉速度及玻璃粘度。玻璃液的擠出速度由玻璃粘度、液面高度和鉑金狹縫的形狀等共同決定,而狹縫開口寬度、拉邊機牽拉速度及玻璃板周邊的空間溫度等決定了玻璃板被展薄的程度,狹縫質量決定了玻璃的表面質量。
優點:投資小,占地少,建設周期短
缺點:由于長時間承受較高的應力,鉑金漏板容易變形,導致狹縫的寬度不一致,下拉時玻璃的粘度變化范圍大

(3)浸泡式減薄法
化學減薄法化學減薄法是針對玻璃的網絡結構,采用不同的酸液對玻璃表面進行刻蝕以減薄玻璃厚度,以達到柔性的目的。根據減薄工藝的不同,主要有3種方法:直立浸泡法、噴灑法及瀑布流法。
優點:設備簡單,投資小
缺點:單批產品投入量少,生產批次多產品質量一致性較差
(4)頂噴式減薄法
優點:蝕刻產品尺寸大,單次蝕刻產品量大,產品厚度均勻性好和外觀質量好
缺點:柔性玻璃厚度要求高,設備管理難度大

來源:《凱盛科技-公司深度報告:顯示+新材料齊頭并進UTG成為未來增長新亮點-20220104(4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