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發展現狀
產業數字化成為驅動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上海市產業數字化增加值規模超過1萬億元,產業數字化占GDP比重最高,超過40%。
高新企業占總企業數量比位居全國前列,所有企業中上市及已獲融資企業占比遠超全國水平
上海市高新企業數量達到了14624家,居全國第五,低于廣東省、北京市、江蘇省及浙江省。但從自身省市內高新企業占總企業數量比來看,上海市的高新企業占比在五個省份中居于第二名,達到了0.27%。上海市已獲融資企業10,401家,全國已獲融資的所有企業中,約有七分之一為上海企業。
“新基建”相關企業為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截止至2020年12月,上海市注冊企業數已達31813家,相關注冊企業數量增速也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上海市的新基建建設不僅具備了大量的企業數量基礎,還具備鮮明的特色、釋放著新活力,為上海市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四化”發展現狀
數字產業化
電信業:上海市固定網絡和移動網絡建設方面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優質企業占比高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持續向好,具備專利優勢,相關企業風險低
電子信息制造業:已在五大高技術產業工業中占據主導地位,政策多次鼓勵相關產業發展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收入規模與增速位居前列,相關企業專利持有情況遠超全國水平
產業數字化
工業互聯網:政策大力推進,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三,產業集群效應顯著,傳統產業借助工業互聯網實現轉型升級
電商:投融資環境優質,企業健康度領先,電商業務持續受到重視,處于爆發期,規模大且未來增長可觀的直播電商成為重中之重
數字化治理
智慧城市: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專利情況略高于全國水平。智慧城市發展指數全國居首,徐匯區發展水平最高
數據價值化
上海數據交易中心致力形成健全規范的商業數據交易、交換機制,共同促進商業數據資產流通、充分釋放數據資源衍生產品紅利,為國家大數據應用和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發展展望:保持高質量發展、實現區域協同創新、維持數字化優勢
基于科創板推動高質量發展:科創板作為重點支持新一代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平臺,為上海市吸引了一大批優質新經濟、高技術企業。
依托長三角一體化推進協同創新:上海市將著力推動長三角地區跨區域分工協作,發揮、整合長三角地區產業優勢,實現長三角地區數字經濟協同創新。
通過城市數字化轉型穩固數字化優勢:上海市在全國范圍擁有數字化發展優勢,此次全面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將大力引導企業在AI、5G、IoT等相關技術自主創新,大力推進上海市科技領域發展,穩固上海市數字化優勢。
面臨挑戰:外部挑戰加劇,內部研發創新能力待提升
國際環境越發復雜,外部挑戰加?。喝驍底仲Q易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世界各國出臺數字經濟戰略,搶占技術制高點。
缺乏各類企業數量優勢:雖然上海市擁有各領域的龍頭企業,但是從整體上來看,無論是龍頭企業數量還是大型平臺型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數量相比于北京深圳等城市均不占優勢。
研發與創新能力落后于兄弟城市:從數字經濟的研發與創新來看,上海市現在仍落后于兄弟城市,缺乏特色科技創新領域。上海市近5年專利信息數量均處于一線城市中的第三位
點擊下載報告:億歐智庫&天眼查:2021上海市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