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目前應用范圍最廣的技術工具之一,存儲介質對現代人類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轉有著重要影響;那么存儲介質到底是什么?目前主流的存儲介質有哪幾種?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存儲介質是什么意思
存儲介質就是指存儲數據的載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目前移動存儲介質的使用較為廣泛。而存儲介質的發展趨勢將持續向更高的讀寫速度,更大存儲容量,低功耗,更高存儲密度等演進。

存儲介質有哪些
目前主要的存儲介質有SCM、SSD、磁盤和光盤四種。
(1)SCM:性能最高,時延是微秒級,IOPS(每秒讀寫次數)數十萬;可靠性高,安全性中等;持久性中等,不過不易磨損,能夠存儲數據5-10年;容量低,單盤容量一般在1.5TB;成本最高,單TB達上萬元;使用場景為在線業務與進行熱點數據加速;目前普及程度低。
(2)SSD:性能高,時延小于1ms,IOPS數萬;可靠性高,故障率低,但故障后不容易恢復數據;安全性中等;持久性低,容易磨損,一般存儲年限為5年;容量中等,單盤在15.36TB;成本高,單TB達上千元;使用場景一般是在線業務和高性能場景;目前普及程度高。
(3)磁盤:性能中等,時延在3-10ms,IOPS在100-200左右;可靠性高,故障率也高,不過故障數據容易恢復;安全性中等;持久性中等,存儲年限一般為5-10年;容量中等,單盤為16TB;成本中等,單TB價格在數百元左右;使用場景為在線業務和普通家庭;普及程度高。
(4)光盤:性能低,時延秒級,IOPS可以忽略不計;可靠性高;安全性高,離線數據不容易修改;持久性高,能夠存儲20-30年;容量低,單盤300GB;成本中等,單TB數百元;使用場景為離線業務,一般用于備份、歸檔;普及程度低。

延伸閱讀
移動存儲介質存在的安全隱患
(1)個人U盤、移動硬盤、手機、等隨意接入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將涉密U盤插入非涉密計算機、或將非涉密U盤插入涉密計算機,各種病毒可能交叉感染并蔓延傳播,如果交叉使用會引來諸多不該發生的的問題,從而也會造成信息泄露。
(2)移動存儲介質分為涉密與非涉密兩類,如果沒有將其分類可能造成大量的病毒、木馬等通過移動存儲設備帶入電腦,使計算機無法正常讀取移動存儲介質。
(3)當工作人員攜帶著存有機密信息的移動存儲設備外出時,有可能會使用外面的網絡,如果在使用之前沒有對設備進行全面的系統防護,很可能會感染到病毒,如果感染病毒后沒有進行及時的處理,當移動存儲設備再一次使用時,就很可能造成病毒大爆發使得電腦整個癱瘓,有損整個單位的利益。
(4)移動存儲介質、光盤等隨意在計算機上傳輸使用,容易造成病毒感染的泛濫,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再有移動存儲介質公私不分明,相互混用,缺乏安全保護,意識觀點淡薄,缺少有效的移動設備管理監督機制。
以上就是有關于存儲介質的定義、類型和移動存儲介質存在的安全隱患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計算機行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大數據產業?有哪些?特征包括?
量子測量技術是什么?有哪些?應用領域介紹
什么是超級計算機?有什么用?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是哪個?
計算機病毒有哪些危害?傳播途徑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