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目前中國動漫產業主要有四大商業模式,分別為用戶付費、商業廣告營銷、IP形象授權、IP改編授權。
一、用戶付費
用戶付費是指用戶通過付費的形式閱讀或觀看動漫內容。在早期動漫內容借助圖書出版和音像出版等傳統傳播渠道觸達用戶時,用戶通過付費的形式獲取動漫作品的實體承載物(圖書、音像制品等),從而實現對動漫內容的消費。而在網絡動漫興起之后,用戶付費的形式也被運用到在線動漫內容的消費中。
目前在線動漫內容的用戶付費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付費解鎖閱讀或觀看,用戶充值虛擬貨幣后用相應的虛擬貨幣解鎖需付費的內容,這種方式大多數情況下沒有時效的限制;另一種則是VIP會員訂閱的模式,用戶通過付費成為VIP會員,在付費期限內享受VIP會員專屬的動漫內容及其他形式的特權(如優先觀看、高清晰畫質等),具備一定的時效性。
目前在線動漫平臺的用戶付費依然處于高速增長的狀態,而在線動漫平臺也在探索增值服務用戶付費的多種形式。
中國動漫行業用戶付費商業模式發展的利好因素
1、動漫用戶的付費意識和版權意識的提升:目前95后、00后年輕群體成為中國動漫用戶的主力構成群體,他們有更好的版權意識,更愿意為優質內容付費,從而反哺動漫內容創作者;
2、付費分成機制進一步激發優質動漫作品的出現:付費商業模式能夠給漫畫公司帶來正向的現金流,刺激漫畫公司更好地打磨作品,也能吸引更多人才進入漫畫行業,從而形成漫畫市場的良性循環,使行業更加繁榮;
3、付費模式的多樣化發展和探索:目前動漫平臺也在探索付費模式的多元化發展路徑,除了會員訂閱和付費內容解鎖外,也在嘗試其他類型的付費增值模式,如快看漫畫的抽卡券等;
二、商業廣告營銷
商業廣告是在線動漫平臺主要的收入來源,與過去傳統的硬廣投放相比,通過動漫內容的軟性植入營銷日益受到品牌合作方的青睞,成為目前動漫商業廣告營銷的亮點。而一些品牌方也會尋求定制專門的動漫內容以體現品牌特征以及與年輕二次元用戶進行溝通,最終推動品效合一的營銷效果的實現。
中國動漫行業商業軟性營銷的特征
1、合作模式上,內容傳播平臺主導:動漫平臺通過商務資源吸引品牌方,并溝通協調內容創作方,實現三方的合作共贏;
2、技術創新上,數據支撐實現靶向性:通過對動漫作品用戶畫像的數據挖掘,從而甄選出品牌方的特營銷受眾群體;
3、實現形式上,與內容高度貼合:為了避免軟性營銷出現硬植入給用戶產生的尷尬和不適,在內容構思上具有高度的貼合性以實現營銷效果;
4、傳播特征上,話題性易于社交傳播:能夠形成具備傳播性的話題,并基于社交網絡和平臺進行裂變式傳導。
三、IP形象授權
IP形象授權是指將動漫作品的IP形象等核心元素授權給品牌方使用的商業合作模式。中國大陸的娛樂/人物授權商品市場高速發展,從2014年的37億美元到2018年的近70億美元,翻了一番,而這一市場主要由動漫IP形象的授權商品所貢獻。近年來,非實體商品向的動漫IP形象授權異軍突起,包括民宿、主題展覽和活動在內的線下實體商業授權蔚然成風,成為IP形象授權商業模式發展的新動力。
2014-2018年中國娛樂/人物授權商品零售額

微博動漫平臺的漫畫作品《傘少女夢談》授權美團民宿的上海主題民宿。非實體衍生產品的IP形象授權開始得到越來越多品牌方的青睞和接受。

四、IP改編授權
IP改編授權是基于原創動漫作品授權改編成其他內容形式的商業授權模式,通過泛娛樂開發和聯動,實現IP價值最大化。目前在國內,動漫作品的IP改編授權以網絡游戲為主,影視劇則較少,只有《快把我哥帶走》(改編自同名國漫)《動物世界》(改編自日本漫畫《賭博默示錄》)《滾蛋吧腫瘤君》
(改編自同名國漫)等極少數成功案例。而在日韓地區,動漫改編真人影視劇已經形成了高度成熟的產業鏈條和運作模式,因此IP改編授權在中國動漫產業尚屬起步階段,還有較大的潛力尚待挖掘。
中國動漫IP改編影視劇面臨的挑戰
1、題材限制:由于內容實現形式特征,國產漫畫作品的人物特征夸張多變,題材往往集中在靈異、穿越、科幻等領域,影視劇改編難度較大,且政策風險高。國產動畫作品以低幼向為主,不太具備影視改編價值;
2、篇幅限制:由于漫畫作品在篇幅上相對文學作品較短,信息密度不大,因此很難改編為長篇劇集,目前主要還是以電影改編為,限制了市場空間的增長;
3、模式限制:由于成功案例有限,主導參與方僅有騰訊等為數不多的公司,目前國內動漫IP改編授權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實現模式,尚屬起步摸索階段。
數據來源:《艾瑞:2020年中國動漫產業研究報告(58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