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質能資源分類
生物質能資源,按原料的化學性質分,主要為糖類、淀粉和木質纖維素類。按原料來源分,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農業生產廢物,主要為作物秸稈、谷殼和果殼等;(2)林業廢物,薪柴、枝柴和柴草等;(3)水生植物:水葫蘆、藻類等;(4)人畜糞便和城市有機垃圾等;(5)工業有機廢物,有機廢水和廢渣等。

2.生物質能的利用方式
目前,生物質能的轉化利用主要有物理轉化、熱化學轉化和生物轉化三種方式。
(1)物理轉化
生物質物理轉化最常見的是固化成型技術,即在高壓下將具有一定粒度的疏松的生物質原料制成致密的成型燃料,用來直接燃燒,或作為氣化、液化原料,解決了生物質原料結構疏松、熱效率低、運輸和儲存成本高等問題。但是固化成型技術成本太高,加上生物質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嚴重,難以得到持續的大規模利用。發達國家對生物質成型技術研究較早,技術已經成熟,成型燃料已在發電、供暖等多個領域推廣使用。我國對生物質成型技術研究起步較晚,但進入21世紀后,在國家的重視下了有較快發展。山東大學陳曉青等在生物質固化成型機理、成型設備關鍵部件、成型制品品質影響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
(2)熱化學轉化
熱化學轉化是生物質能轉化技術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熱化學技術把生物質轉化為流體形式的燃料,主要包括生物質氣化和液化兩大類。
生物質氣化是指將鋸末、麥秸、稻草等生物質材料壓制成型或經簡單的破碎加工處理后,在一定的熱力學條件下,讓其進行裂解,最終經過凈化,得到產品氣的過程[24]。生物質氣化產物可應用于供熱、供氣、發電及合成化學品等。
液化技術是指生物質與溶劑形成的漿液,在一定條件下部分或全部轉化為液體的過程。目前,制取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是生物質液化技術最常見的兩種利用方式。
(3)生物轉化
生物質厭氧發酵生產沼氣,是生物轉化最普遍的方式我國沼氣利用技術起步早,已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發展,具備了成熟的應用技術。用沼氣代替傳統燃料,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5000多萬噸,有顯著的環保效益。在制取沼氣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有機肥料,每年可為農民節約肥料費用400多億元,經濟效益良好。國外生物質沼氣技術利用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日本、南美洲等地區。但是生物質能源受到季節性和地域性影響,尤其在城市里生物質沼氣應用仍比較少。
3.發展生物質能的意義
(1)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保障國家環境安全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生活居住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優美的生態環境已成為城鄉居民安居樂業的最基本要求。對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各類廢棄物進行無害化、減量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從源頭根治廢棄物
五亂 (亂堆、亂扔、亂排、亂燒、亂埋),已經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剛性需求和基本著力點,也是各級政府向當地廣大民眾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之一。
(2)增加縣域清潔能源供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從“十三五”治理霧霾、防治大氣污染經驗來看,最難的環節是散煤替代,而每年六億噸左右的散煤消費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從現有各類替代散煤(生活和冬季取暖)手段的經濟性來看,生物質能取暖成本是最接近燃煤的,在生物質富集地區,生物質能取暖成本甚至低于用煤成本。同時,農村地區還可就地取材,利用秸稈、畜禽糞污和有機生活垃圾,以產業化項目為依托,通過厭氧發酵生產沼氣及生物天然氣,解決農村生產生活中氣源不足和用氣成本高昂問題。
(3)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三農”問題一直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關鍵還是要促進農村地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農民收入穩步提高。對海量農林剩余物、畜禽糞污、有機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不僅使廢物變廢為寶,解決了農村環境、清潔用能和農民收入問題,而且可改變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方式,形成新時代農村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模式,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為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不斷注入綠色動能。
以上梳理了生物質能的分類、利用方式及發展意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生物能源?有哪些?優點分析
國家對生物柴油有哪些政策?生物柴油最新政策梳理
卓越新能-走生物質能化一體化道路備戰工業品減碳大市場!-220606(2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