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貿易競爭力是國家文化貿易的重要發展指標,也是綜合國力加強的重要表現,通常會受到各種因素和條件的影響;那么影響文化貿易的因素到底有哪幾種呢?中國文化貿易競爭力現狀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文化貿易的影響因素
文化貿易的影響因素包括人力資源、資本投入、規模經濟、需求因素和制度因素。
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對文化貿易的影響體現在兩大方面,一個是文化產業的從業總人數,另一個則是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專業人才數。文化產業從業人數的增加說明更多的就業者愿意選擇文化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文化企業的增加和文化企業規模的擴大。而專業人才數包括文化產業中的設計人才、貿易人才、管理人才等,這些人才對于一個團隊一個企業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豐富文化貿易的人力資源,尤其是專業人才數,這對于文化貿易的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資本投入:文化產業是-一個高投入的產業,尤其是新產品的創作初期,投入大且見效慢。對于從事出口企業而言融資難度更大,因為其面對的是不甚了解的外國消費市場,一旦市場反映不好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虧損,投資風險巨大,這就造成文化產業對于資本的供不應求。
技術水平:隨著各類技術的更新和進步,如何將更先進的技術引入文化產業,有效的開發出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對我國的文化貿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規模經濟:在國際貿易中,能夠形成規模經濟的多為跨國企業,它們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獲取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市場,從而使得規模生產成為可能,而生產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由于固定總成本不變,隨著產量的增加,產品的平均成本下降,達到規模經濟效應。
需求因素: 國際市場需求對我國文化貿易的影響則不同。國際市場需求的擴大,能夠刺激我國文化企業加大出口。但是由于各國各地區傳統文化和習慣的差異,國際市場需求與國內文化產品需求差異較大,要占領更大的市場,企業就必須了解國際市場上的需求,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這樣才能擴大文化貿易的發展。

文化貿易競爭力內涵
國際競爭力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貿易的本國產品、產業、貿易從業者在向本國開放的外國市場上擁有的開拓業務的能力,占有其他市場的能力并且獲得利潤的能力。國際競爭力所描述的是一個綜合的水平,它不僅指的是當下一個國家所擁有的經濟基礎,更體現在它未來所擁有的價值潛力,因此它體現當下的財富狀況,又能預測未來的財富走向。從狹義上來講,一般來說國際競爭力的測算主要是圍繞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來展開,因此一國的貿易競爭力很大程度能夠反映一國的國際競爭力。
而文化貿易又是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文化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可以理解為在一個不是完全競爭的國際市場環境中,一國的文化貿易所具有的,而其他國家所不具有或相對弱勢的獨特優勢。
中國文化貿易競爭力現狀
(1)文化產品貿易:
貿易規模:中國的文化產品貿易的出口額從2007年的230億美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365億美元,增長了一半多。說明我國的文化產品貿易確實在這十年取得了較快程度的發展。整體來看中國文化產品貿易呈現貿易順差,發展勢頭良好。
貿易結構:中國文化產品貿易在 2007-2019
年的出口中,占比最大比重的是視覺藝術和手工藝,其次占比較大的是音像和交互媒體,表演和慶?;顒?,而書籍和報刊,設計和創意服務的出口貿易額多年來一直占比很低??梢?,中國的文化產品出口仍然是以視覺藝術和手工藝這類低附加值的文化產品為主。

(2)文化服務貿易:
貿易規模:我國文化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總體處于增長態勢,2010年我國文化服務總貿易規模為144億美元,到2019年達到了462億美元,總體來說增長速度較快,其中進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
以上就是有關影響文化貿易的因素及中國文化貿易競爭力現狀的簡單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數字貿易?與跨境電子商務的區別在哪?有哪些行業?
貿易融資是什么意思?特點是什么?與供應鏈金融的區別在哪?
前瞻:2022年中國及全球數字貿易發展趨勢研究報告.pdf(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