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是我國國產高端科學儀器從無到有取得不錯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間,國務院陸續出臺多項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儀器儀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
2021科技部《“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擬支持項目涉及高端通用科學儀器工程化及應用開發、核心關鍵部件開發與應用、高端化學試劑研制、應用于重大疾病診斷的生物醫學試劑創制與應用、同位素試劑、人類疾病動物模型創制研究、國家實驗動物資源庫服務質量提升、實驗動物質量評價、科學數據分析挖掘應用關鍵技術與軟件系統、科學數據自主應用軟件等。
2021工業和信息化部《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開發高端影像診斷裝備,攻關突破基于新一代細胞標記、微流控分析技術的高端細胞分析裝備,多功能、集成化檢驗分析裝備,高性能生化分析裝備、免疫分析儀、質譜分析設備等。
2021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強高端科研儀器設備研發制造。
2020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高端通用科學儀器的設計研發,聚焦高端通用和專業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工程化和產業化研究,推動高端科學儀器設備產業快速發展。
2019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基礎,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領域,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2019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版)》將”藥品、食品、生化檢驗用高端質譜儀、色譜儀、光譜儀、X射線儀、核磁共振波譜儀、自動化生化檢測系統及自動取樣系統和樣品處理系統“列為鼓勵類行業。
2018國家發改委《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將“實驗分析儀器制造”列入“高端裝備制造業”行業大類。
2017國家發改委《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將智能化實驗分析儀器、在線分析儀器列為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大力發展醫用質譜分析儀。
2017工業部和信息化部《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了要加強智能再制造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推動智能化再制造裝備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加快智能再制造標準研制等八大任務。
2016國務院《儀器儀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以國家重點產業安全、自主、可控為契機,推進重點產品核心技術自主化進程,力爭基本形成國家大型工程項目、重點應用領域自控系統和精密測試儀器的基本保障能力和重大科技項目所需自控系統和精密測試儀器的基礎支撐能力。
2016國務院《“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強先進適用環保裝備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等重點領域應用,加速發展體外診斷儀器、設備、試劑等新產品。
2016國務院《“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突破微流控芯片、單分子檢測、自動化核酸檢測等關鍵技術,開發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醫用生物質譜儀、高通量液相懸浮芯片、快速病理診斷系統等重大產品,研發一批重大疾病早期診斷和精確治療診斷試劑以及適合基層醫療機構的高精度診斷產品,提升我國體外診斷產業競爭力。
2016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適應大科學時代創新活動的特點,針對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建設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突出學科交叉和協同創新的國家實驗室,研發高端科研儀器設備,提高科研裝備自給水平。
2011科技部、財政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
2020年)》和《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提高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裝備水平,支撐科技創新,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科技部、財政部2011年首次啟動“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申報項目要突出重大的特點,集成度高,投入較大,經費原則上不低于2000萬。

來源:《醫藥行業供應鏈系列專題(二):東風已至國產科學儀器崛起正當時-210923(49頁).pdf 》
推薦閱讀
《【公司研究】萊伯泰科-深度研究報告:科學儀器硬核替代先鋒-210617(35頁).pdf 》
《2021年國產科學儀器行業色譜光譜儀發展現狀及國內質譜企業發展機遇研究報告(47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