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與數字技術的發展,數據對人類社會的滲透日漸提升,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那么,什么是DT時代?它是依托什么技術實現的?以下將做具體介紹。
1.DT時代
數據處理技術(Data
Technology,簡稱DT)時代,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2015年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暨全球大數據時代貴陽峰會開幕式上,馬云提出“中國正迎來從IT時代到DT時代的變革”,馬云認為,IT時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為主的時代,而DT時代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時代。這兩者之間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技術的差異,但實際上是思想觀念層面的差異。DT時代,數據成為人類的第二母語,互聯網不再只是一種技術工具、一種工作手段,它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思維方式,眾聯、眾包、眾創、眾籌被人們越來越熟知,平等思維、共享思維、扁平化思維、跨界思維、場景思維被人們越來越多地掌握和運用。
DT的核心是關于數據驅動的創新,也就是基于海量數據的巨大價值挖掘為核心的創新體系及模式。如果說IT時代是以信息流為中心,DT時代就是以數據流為中心。如果說IT時代的特點是占有、掌握、傳輸和控制;DT時代則越來越講究開放、透明、體驗和分享。
2.dt時代的基礎
結合易華錄城市數據湖案例分析,不難發現城市數據湖是DT時代的基礎設施。
(1)天津·津南數據湖產業因項目
該項目是新時代城市和區域標配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
總體架構是多方引水,數據資源的豐富程度決定了上層數據分析的深度,引入多方水源,為建設智慧津南提供數據基礎。
特點是海量,數據湖存儲容量很大,單機柜可達1.64PB的存儲容量。
(2)徐州·淮海數據湖產業因項目
光磁融合、冷熱混合,具有云計算、云存儲、人工智能服務功能的新一代綠色IDC。
總體架構是湖存儲:采用光磁一體融合解決方案,滿足數據冷熱存儲的需求。
特點是綠色:數據湖機房能耗低,藍光存儲介質的壽命長,大大降低了數據遷移的費用。
(3)泰州·華東數據湖產業因項目
政府大數據采集、存儲、整理、開放的規則、機制、體制,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集中體現。
總體架構是云計算:實現資源池化和彈性伸縮,自動調度,按需使用;實現對虛擬化資源池和硬件設備的管理。
特點是安全,安全:數據湖藍光存儲技術經過德國萊茵集團TUV認證。
此外,還包括以生態為主要特點的項目。聚焦于大數據價值挖掘,對接人工智能服務的DT系統;大數據眾創空間,數據眾籌、問題眾治、應用眾包、產業眾創;提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滿足大數據量數據分析的計算需求;不僅存儲數據,而且對于數據進行開發利用,設置數據開放大賽、建造眾創空間等構建生態圈。

以上簡單介紹了DT時代的定義及其基礎設施,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數據湖是什么?與數據倉庫的區別在哪?易華錄“數據湖+”應用場景介紹
數據安全龍頭企業有哪些?數據安全龍頭企業排名一覽
什么是大數據資產?定義與特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