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環境不斷惡化,因此我國發布對垃圾分類做了一些相對應的措施分布,其具體情況如下: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
整體要求:餐飲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餐廚垃圾和餐廚廢棄油脂,應當按本市相關規定單獨投放至餐廚垃圾和餐廚廢棄油脂收集容器,經分類收集、運輸后實行資源化利用;
濕垃圾收集、就地處理設施:濕垃圾產生量較多的公共場所,應當增加設置濕垃圾收集容器;農貿市場、標準化菜場的應當按照標準同步配置濕垃圾就地處理設施;
標準制定:市綠化市容、農業農村部門應當會同市市場監管部門研究制定本市濕垃圾資源化利用標準,鼓勵和支持開展濕垃圾資源化利用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的研究制定和推廣實施工作;
濕垃圾處理產品的應用:支持在公共綠地、公益林的土壤改良中優先使用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支持符合標準的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推廣應用。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行動計劃
加強餐廚垃圾源頭管理:建立基礎臺賬,將取得資質的餐飲單位全部納入餐廚垃圾規范管理,落實餐飲單位餐廚垃圾排放主體責任;
收轉環節規范化:設置專門容器用于餐飲單位投放餐廚垃圾,強化對餐廚垃圾運輸車輛行駛軌跡的監控;
強化餐廚垃圾管理:完善餐廚垃圾收運行政許可制度,鼓勵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引導專業企業和單位從事餐廚垃圾收集和運輸,確保納入規范管理的餐飲單位餐廚垃圾規范收運全覆蓋強化餐廚垃圾管理執法保障;細化處罰標準,加大對未規范分類、未與有資質收運單位簽訂協議、違規排放餐廚垃圾行為的執法檢查力度,嚴格查處無資質單位和個人收集、運輸、處理餐廚垃圾行為。
加強居民廚余垃圾分類管理:引導居民將日常廚余垃圾濾出水分后單獨存放,并投放至廚余垃圾收集容器.鼓勵采用“大小桶"定時定點叫不落地"等方式收集廚余垃圾,方便群眾分類投放。試行居民廚余垃圾“不分類、不收運"和“不分類、多繳費”政策。
明確加快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2017年,完成豐臺區、順義區、通州區餐廚垃圾處理廠;2018年底前,完成魯家山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并投入運營。鼓勵在有條件的區域建設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設施。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公司研究】維爾利-深度研究報告:垃圾分類加速需求釋放餐廚+滲濾液龍頭享紅利-20200925 (29頁)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