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機構數字經濟指數有數字經濟與社會指數(DESI)、網絡準備度(NRI)、ICT發展指數(IDI)、數字經濟指數(DEI)、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DEDI)、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指數、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指數、“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等
1 數字經濟與社會指數(DESI):歐盟發布,《DESI 2017: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dex DESI》
是對歐盟各國數字經濟發展程度做出評價的合成指數,該指數由寬帶接入、人力資本、互聯網應用、數字技術應用和數字化公共服務程度5個主要方面及31項次級指標計算得出。結果顯示,芬蘭、瑞典、丹麥和荷蘭是歐盟中數字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其次是馬耳他、愛爾蘭和愛沙尼亞,而保加利亞、希臘、羅馬尼亞和意大利的得分最低。值得關注的是,GDP較高的經濟體并不在數字經濟領跑者之列。
2 衡量數字經濟:經合組織在《Measuring the Digital Economy: A New Perspective》發布
通過對具有國際可比較性的四個一級指標“投資智能化基礎設施、創新能力、賦權社會以及ICT促進經濟增長與增加就業崗位”以及其各自分類下的共38項二級指標進行分析衡量,評價不同國家數字經濟的發展情況。不過,OECD并未就具體國家進行所有具體數據的采集工作,也無法對不同國家進行一級、二級指標及總體情況排名。
3 網絡準備度(NRI):世界經濟論壇在《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16》發布
網絡準備度指數被定義為:“一個國家或社區參與和得益于ICT發展的準備度”,其共設有53個單項指標,分為四大類:環境、就緒程度、使用情況和影響力。此外,NRI指數還重視政府的信息政策和信息化應用,以及信息化發展對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影響。2016年,NRI排名前9位的國家分別是:新加坡、芬蘭、瑞典、挪威、美國、荷蘭、瑞士、英國、盧森堡;中國排名第59位。
4 ICT發展指數(IDI):國際電信聯盟在《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eport 2017》發布
ICT發展指數(IDI)分別從ICT接入、ICT使用以及ICT技能三個維度及11項二級指標來衡量各個國家和地區ICT的發展水平,該指標選取標準包括指數目標的相關性、數據可用性以及諸如PCA(主成分分析)等統計分析方法的結果。結果顯示,就移動、固定電話、固定寬帶和移動寬帶簽約用戶數量而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也是ICT產品的主要出口國。
5 數字經濟指數(DEI):中國信通院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17)》發布
該報告編制了中國數字經濟指數(DEI),并初步構筑“四個體系”框架,包括數字經濟創新體系、數字經濟產業體系、數字經濟市場體系以及數字經濟治理體系。DEI為景氣指數,包括先行、一致和滯后指數3類,可以通過與基期對比,反映不同期的經濟景氣狀態。DEI指數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都處于上升區間,表明我國數字經濟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DEI預警指數顯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冷熱適中”,處于正常運行區間。
6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DEDI):賽迪顧問在《2017中國數字經濟指數(DEDI)》中發布
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產業研究中心遵循系統、科學、可操作、可對比五個基本原則,從基礎、產業、融合、環境4大關鍵維度,10個核心指標,41個細分指標,對全國港澳臺地區外31個省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評估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具有突出的區域集聚特征,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區域核心。
7 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指數:上海社科院在《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2017)》中發布
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指數指標體系共有數字基礎設施競爭力、數字產業競爭力、數字創新競爭力、數字治理競爭力4個一級指標以及12個二級指標。該指數的指標體系中競爭力指數強化了治理的作用,在操作層面,選取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等統計和調查數據作為來源,考察政府服務、數據開放等水平,在數字治理層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完備性。
8“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騰訊在《數字中國指數報告2020》中發布
新數字中國指數框架包含數字產業指數、數字政務指數、數字文化指數以及數字生活指數4項一級指標,數字中國指數由四個板塊的指數加權平均而得。報告顯示,2019年數字中國指數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以珠三角為代表的11大城市群是推動我國數字化進程的中堅力量。
9中國數字經濟指數(CDEI):財新智庫、數聯銘品在《中國數字經濟指數(試行版)》發布
數字經濟產業指數中包括大數據產業、互聯網產業、人工智能產業,共3項二級指標;每項二級指標分別有勞動投入、資本投入、創新投入,共9項三級指標。CDEI主要關注數字經濟對整個社會效率提升的能力,包括產業指數、融合指數、溢出指數、基礎設施指數4個部分。作為媒體發起的指標體系,每月一發布,CDEI具有較強創新性和及時性,能夠反映當下的市場活力和重點領域的發展狀況。
10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新華三集團在《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2017)》
定量地描述了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全景,涵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等4大重點區域+148個城市+100個縣域,形成“重點區域-核心城市-優勢縣域”三位一體的立體研究體系。
11中國(蘇州)數字經濟指數:蘇州大學等在《基于大數據的蘇州數字經濟》發布
我國首個針對地方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測量體系,具有較強的地方特性和創新性。體系共有3項一級指標、8項二級指標以及27項三級指標。報告顯示,蘇州數字經濟的發展目前處于全國靠前水平,與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稍有落后但發展趨勢保持一致。


以上是關于超快激光器相關知識的分享,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賽迪:2020中國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41頁).pdf
新華三:西部地區城市數字經濟指數藍皮書 2021(49頁).pdf
工信部:2022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報告(2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