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亞太經社會(ESCAP)發布了《2021年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報告》。
2019年9月標志著到2030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行動十年的開始,但亞洲及太平洋地區仍未步入實現17項目標中的任何一項的軌道。這一背景突出表明,迫切需要確保亞太區域和國家一級對這一流行病的應對措施加快在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及其改造世界的雄心方面取得進展。
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現狀:
亞太地區沒有達到2030年議程的里程碑。為了實現2030年的宏偉目標,該區域必須加速取得進展,并迫切扭轉某些目標和指標的倒退趨勢。有一些進展繼續產生積極成果,可以利用這些進展加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亞太地區在實現良好的健康和福祉(目標3)以及工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目標9)方面取得了更大進展。
亞太區域在實現良好健康和福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目標3),主要是通過改善孕產婦和兒童健康、疫苗接種覆蓋率和瘧疾預防。該地區在工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目標9)方面也取得了相對良好的進展,這得益于兩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的成功;提供移動網絡接入,減少每單位制造業增加值的二氧化碳排放。然而,要在2030年實現這兩個目標,必須加快進展步伐。
令人擔憂的是,亞太地區在氣候行動(目標13)和水下生命(目標14)等關鍵目標上倒退了。
在104項可衡量的目標中,按照目前的進展速度,該地區有望在2030年前實現9項目標。
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中,近一半都有足夠的數據來跟蹤該地區的進展。
2020年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的可用數據:

2020年,亞太地區的數據可用性大幅提升。
2017-2020年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的可用數據:

文本由@木子日青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聯合國亞太經社會(ESCAP):2021年亞太地區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