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給您帶來最全最新各類數據研究報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VID-19,自 2019 年首次在中國發現,已于 2020 年 3 月 11 日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為“全球大流行”。
兩個多月以來,中國疫情防控已初見成效。中國政府為控制疫情傳播采取了強有力的隔離防控措施,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在 2020 年 2月中旬達到峰值后局勢得到扭轉。目前全國新增確診病例持續下降,直至 3 月中旬,全國本地確診病例新增降至個位數。截至 3 月 27 日,新增病例主要為境外輸入。
疫情的爆發為人類安全和全球經濟發展敲響警鐘。鑒于疫情的影響遍及世界,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持續性下調。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 3月初的預測,如果中國疫情峰值出現在第一季度,并且在其他國家的爆發可控,2020 年全球 GDP 增長率將下降到 2.4%,中國 GDP 增長率將同比下降到 5% 以下。然而,新冠肺炎病毒目前在全球超過 199 個國家、地區 ( 截至 2020 年 3 月 26 日 )的持續傳播,大大增加了不確定性和全球衰退的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全球經濟增速下滑至每年 2.5% 以下廣義定義為全球衰退。供應鏈受到干擾、消費和投資需求萎縮、經濟活動大幅減弱、市場信心受損等問題,對相關經濟體的抗壓韌性、治理水平以及國際合作成效的考驗更加嚴峻。
著眼中國,由于全球經濟明顯放緩對中國的出口造成較大的下行風險,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巨大影響可能會從短期延伸到中期。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3 月 16日公布的數據,1-2月中國規模以上增加值、投資、消費同比分別下降 13.5%、24.5% 和 20.5%,失業率達到 6.2%。疫情爆發對人類生命安全及全球經濟發展造成了重大影響。中國企業在疫情防控中同樣遭受巨大挑戰。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受限,短期運營面臨風險。
本報告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發起,責揚天下管理顧問負責撰寫。該研究旨在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影響,進一步了解企業需求,提出相關建議,并確立國際組織設計合作項目的基線。
這份報告在創紀錄的時間內發表的一個關鍵附加價值在于,它幾乎基于實時的證據。這些證據來自 13 個深入的主題訪談,以及對 10 個組織發表的關于疫情影響的報告和研究文獻的徹底審查。后者是對 10 項在線調查的匯總分析,調查對象涵蓋了超過 7.8 萬家中小企業和大規模的民營企業。所有這些調查都是在 2020 年 3 月中旬前進行的。
報告主要發現包括:
- 疫情爆發使企業面臨現金流趨緊、供應鏈中斷、市場供求普遍下滑等壓力,多數企業預計2020 上半年營收將明顯下降。
- 企業采取靈活復工、升級產品服務、壓縮開支等方式努力應對影響,中小企業商業策略多隨當下市場需求而定,中長期發展思考相對缺乏。
- 企業普遍認為減免經營成本、促進復工復產的政策,以及旅游業等重災行業專項扶持政策效果顯著。
- 中國企業對行業和整體經濟恢復及長期發展充滿信心,但全球經濟發展前景因疫情流行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 疫情在短期內可能會對企業參與落實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帶來負面影響。同時,疫情也可能推動企業重新審視與自然和社會的關系,促進包括企業、資本市場、消費者、政府等在內的多方更重視可持續發展模式。
- 企業期待提供更多融資政策支持,以及更具行業針對性的政策支持,期待國際組織搭建溝通與合作橋梁,就共同推動全球防疫和經濟復蘇達成更多共識和互信。
- 面向未來,企業及各方的信心對經濟復蘇至關重要;專家認為疫情將推動加快中國的改革開放,要求政府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企業加大變革與創新的步伐;全球應團結一心,建立更強有力的多邊協作機制,推動全球化進程,共同開展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全球產業鏈協作等方面的工作。(關注公眾號“三個皮匠”,獲取最新行業報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