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自動駕駛戰略
2016年3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十三五”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意見》:十三五目標: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具有駕駛輔助功能(1
級自動化)的智能網聯汽車當年新車滲透率達到50%,有條件自動化(2級自動化)的汽車的當年新車滲透率為達到10%,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全面推廣建立基礎。
2017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汽車DA(駕駛輔助)、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新車裝配率超過5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達到10%,滿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設需求。到2025年,汽車
DA、PA、CA 新車裝配率達80%,其中PA、CA級新車裝配率達25%,高度和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開始進入市場。
2017年7月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加強車載感知、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集成和配套,開發交通智能感知系統,形成我國自主的自動駕駛平臺技術體系和產品總成能力,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
2017年12月工信部和國家標準委《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夠支撐駕駛輔助及低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到2025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2017年12月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關于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意見》和《細則》正式為北京地區的自動駕駛測試活動提出了管理規范,也是國內首個相關規范。
2018年12月工信部《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到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跨行業融合取得突破,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智能道路基礎設施水平明顯提升。
2020年2月發改委、網信辦、科技部等《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
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實現規?;a,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實現市場化應用;展望2035到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2020年8月海南省工信廳、公安廳、交通運輸廳《海南省智能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辦法(試行)》:國內第一個提出對省外封閉測試結果認可、第一個省級辦法中允許有條件開展高速公路測試。
2020年11月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202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2035年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瘧?。
2021年1月工信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管理規范(試行)》:明確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主體、安全員及車輛要求,規范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申請和審核流程。
2021年2月工信部、交通運輸部和國家標準委《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構建包括智能交通基礎標準、服務標準、技術標準、產品標準等在內的標準體系,指導車聯網產業智能交通領域的相關標準制修訂。


數據來源:《電子行業:自動駕駛駛入快車道車載攝像頭迎來 量價齊升-210705(36頁).pdf 》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精選】2021年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發展趨勢分析報告(50頁).pdf
【研報】華為重塑自動駕駛格局智能化成行業競爭新焦點(12頁).pdf
各國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梳理,相關扶持政策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