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概念最早出現自德國,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與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以及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同時工業4.0也進入了中德合作的新時代。
據IBM官網介紹,驅動工業4.0的技術包括物聯網、云計算、AI和機器學習、邊緣計算、網絡安全和數字孿生。
智慧工廠特征
1、利用數據分析做出最優決策:嵌入式傳感器和互聯的機器為制造企業產生了大量數據。數據分析可幫助制造商調查歷史趨勢,識別模式,并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2、IT-OT集成:智慧工商的網絡架構取決于互聯互通。從車間的傳感器、設備和機器收集的實時數據可以供其他工廠資產立即使用,并且可以在企業軟件堆棧中的其他組件之間共享。
3、供應鏈:區塊鏈正在成為使供應鏈透明化的關鍵技術。改變了制造商獲取原材料并交付成品的方式。通過與供應商共享某些生產數據,制造山可以更好地安排交貨時間。
4、定制生產:可以更經濟有效地滿足每位客戶需求。通過使用先進的模擬軟件應用,新型材料以及3-D打印技術,制造商可以為客戶制作專用產品。

智慧工廠優勢
整體來說,智慧工廠具有以下五大優勢,分別為全流程監控、節省人工、效率提升、節省原材料、生產周期縮短。

智慧工廠的基本架構
智慧工廠擁有頂層的計劃層、中間層的執行層、底層的設備控制層三個基本架構。
1、頂層的計劃層:ERP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業資源計劃);
2、中間層的執行層:MES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制造執行系統);
3、底層的設備控制層:PCS系統(Process Control System 過程控制系統);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公司研究】勝宏科技-深度研究報告:智慧工廠領航向百億PCB廠商邁進-20200413[2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