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知識 > 什么是可持續發展理論?概念內涵、基本原則、意義介紹

什么是可持續發展理論?概念內涵、基本原則、意義介紹

1、什么是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主要是來源于生態控制論里面的持續自生原理,之后慢慢演變成了具有國際化的術語可持續發展,在范圍上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科技、政治等多方面內容,只要與人類的生產相關就有可持續發展存在,因此廣義上就是滿足于當前人們生活的需求,并無危害,具有發展性的能力,為人類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不斷在限制人們的需求中滿足人們的需求以達到平衡的過程??沙掷m發展的出現與人類的生存環境有著密不可分,是生態與社會共同發展的需求。

2、可持續發展理論內涵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是發展??沙掷m發展是針對傳統發展模式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種新的發展觀,這種新發展觀是為了促進人類社會更好的發展而不是限制發展。從現實情況來看,要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就要靠發展;要進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要靠發展;要解決人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思想認識問題,最終也要靠發展。經濟發展是我們一切社會實踐的物質基礎,落后和貧窮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不可能保證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

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目標是使經濟與社會發展形成良性循環。20世紀80年代以前,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不得不把經濟的發展建立在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消耗上,造成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加快,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越來越嚴重,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技術進步緩慢,生產工藝設備落后,管理水平低下,致使能源、原材料消耗大,經濟效益差,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更嚴重。正因為這些,自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呈現出一種惡性循環??沙掷m發展理論的目標是不僅滿足人類的各種需要,務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而且還要關注各種經濟活動的生態合理性,保護生態資源,不對后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也就是說,既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不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謀求滿足當代人利益,使經濟與社會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道路是走綠色發展之路。傳統經濟發展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發展道路。人們通常把環境問題看作外部不經濟的一種表現形式,在“誰污染誰治理或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下,強調末端治理的解決方式,其結果不能解決環境問題??沙掷m發展理論要求經濟發展必須有利于資源的持續利用,有利于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走綠色發展道路。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前提是轉變觀念。在可持續發展觀形成之前,人們有兩種很普遍的觀念:一種是認為環境作為一種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殊不知,自然再生速度和環境的自凈能力客觀上是有限的。20世紀60年代末,各種環境問題逐步暴露出來,就是因為人類奪取自然資源的速度逐漸超過了自然資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另一種是只注重人與人的關系文明化,而忽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文明化,好像這樣看待是天經地義的。這兩種觀念都是不可取的。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和行為規范。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要用可持續發展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改變舊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思維方式,從整體上轉變人們的傳統觀念和行為規范。

3、可持續發展理論基本特征

可持續發展理論具有思維綜合性。這是因為研究可持續發展問題涉及生態學、環境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哲學等學科和領域,因而可持續發展理論建設需要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大綜合??沙掷m發展理論把人類、社會、自驪褥雨威嘛丙二不看機的整體統一考慮,注重協調約束各自的行為限度,達到一個動態的平衡發展。

可持續發展理論具有社會歷史性。從可持續發展問題和理論的產生來看,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研究的具體內容和形式來看,可持續發展理論在具體的歷史時期有所不同:從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解決方式來看,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最終解決和理論完備本身也具有社會歷史性。

可持續發展理論具有實踐性??沙掷m發展理論研究的對象和內容來自于社會實踐,研究的成果也需要在實踐中經受檢驗,需要不斷豐富和完備,并且最終為實踐服務。

4、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基本原則

公平性原則(Fairness)。在人類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所謂的公平是指社會選擇的平等性??沙掷m發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則,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間的橫向公平性。當今世界一部分人富足,而另一部分人特別是占世界人口 1/5 的人口處于貧困狀態,這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要給世界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發展權,要把消除貧困作為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特別優先的問題來考慮。二是代際間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間的縱向公平性。要認識到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為自己的發展與需求而損害人類世世代代滿足需求的條件——自然資源與環境。要給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資源的權利。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資源。目前的現實是,占全球人口 26%的發達國家消耗的能源、鋼鐵和紙張等,占全球的 80%。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關于環境與發展里約熱內盧宣言》(簡稱《里約宣言》),已把這一公平原則上升為國家間的主權原則。

持續性原則(Sustainability)。持續性原則的核心思想是指人類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能超越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這意味著,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求人與人之間的公平,還要顧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公平。資源與環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離開了資源與環境就無從談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沙掷m發展主張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系統基礎上的發展,因此發展必須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人類發展對自然資源的耗竭速率應充分顧及資源的臨界性,應以不損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氣、水、土壤、生物等自然系統為前提。換句話說,人類需要根據持續性原則調整自己生活方式、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而不是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發展一旦破壞了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發展本身也就衰退了。

共同性原則(Common)。盡管世界各國歷史、文化和發展水平有差異,可持續發展的具體目標、政策和實施步驟不可能一致。但是,可持續發展作為全球發展的總目標,所體現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原則,卻是共同的。并且,實現這一總目標,必須采取全球共同的聯合行動。從廣義上說,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就是要促進人類之間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如果每個人在考慮和安排自己的行動時,都能考慮到這一行動對其他人(包括后代人)及生態環境的影響,并能真誠地按“共同性”原則辦事,那么人類內部及人類與自然之間就能保持一種互惠共生的關系。

5、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提出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它使人們重新認識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一系列重大問題??沙掷m發展概念是在人類深刻認識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能力基礎上提出的。它源于環境保護卻又是人類對傳統發展模式的反思。它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人必須與自然協調才能持續生存,它否認人與自然的對立,承認自然的價值和權利。

其次,它使人類改變舊的思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 。地球環境所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一,就是不適當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西方國家竟相追求經濟的高速發展,通過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資源,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維持較高消費水平的需要。以追求物質轉化的數量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標志,并以此帶來財富和文明。工業生產雖然增長了幾十倍,但卻出現人口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生態破壞、貧困加劇和各國發展失衡的社會矛盾。因此,可持續發展從理論上結束了長期以來把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資源相對立的錯誤觀點,呼吁人們放棄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把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看作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并明確提出它們是互相聯系、互為因果的關系。所以可持續發展思想,是人類面對未來發展建立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意識??梢?,可持續發展的思路,不但涉及人類未來的前途和命運,而且對人類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都將產生深刻的轉變和影響。

再次,可持續發展理論建立了新的人地協調發展模式。 傳統發展就是高消耗、高增長的消費經濟模式,不考慮自然的承受能力,以大量消耗自然資源來促進經濟發展,造成人與自然環境的不協調??沙掷m發展是將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恒定律,應用到作為有機整體的人與自然地理系統。滿足人類需求是社會發展的中心。要求人類在盡量減少資源消耗的基礎上,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產出,促進可再生資源的增長,使系統內部在相互協調的情況下,物質能量的轉化率達到最佳效果,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要求人們在消費時,盡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以減少自然的負荷,使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保持良好狀態,成為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推薦閱讀

《邦吉(BUNGE):2021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通過商業和文化推進可持續發展(英文版)(70頁).pdf》

《華為: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98頁).pdf》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報告-2021(65頁).pdf》

本文由作者-YANYI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將性別考慮納入可持續發展的紐帶(英文版)(57頁).pdf
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將性別考慮納入可持續發展的紐帶(英文版)(57頁).pdf

這樣做可能很快就會變得更加重要。近年來性別視角投資的快速增長表明,投資者對性別智能金融產品的需求也在增加。由于預計這一趨勢將加速,需求甚至可能超過供應。我相信這可能會對發行人的融資成本產生積極影響,因為具有明確性別成分的可持續債券的定價可能比具有相同財務特征的傳統債券更具吸引力。1 本指南提供了所有必要的信

貝恩:疫情之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10頁).pdf
貝恩:疫情之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10頁).pdf

【貝戰疫情,感恩前行】疫情之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作者: 劉洋,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績效提升業務主席 葉楨,貝恩公司全球副董事 盡管各地企業逐步開展復工復產,但疫情給企業帶來的考驗遠未結束。本文中,貝 恩將從企業績效提升角度出發,與企業管理者一起探討如何在疫情之后持續優化成 本運營和供應鏈管理

畢馬威: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9頁).pdf
畢馬威: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9頁).pdf

2020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實體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畢馬威國際”) 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在中國香港印刷。 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 2020 可持續發展 勢在必行 畢馬威如何助您實現ESG目標 2020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香港合伙制事務所,是與瑞士

邦吉(BUNGE):2021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通過商業和文化推進可持續發展(英文版)(70頁).pdf
邦吉(BUNGE):2021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通過商業和文化推進可持續發展(英文版)(70頁).pdf

邦吉定期發布報告,涵蓋有關我們的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績效的關鍵主題和指標。我們旨在展示可持續性如何嵌入在邦吉的長期戰略中,以及我們如何為我們經營所在地的農民、客戶、員工、消費者、股東、業務合作伙伴和社區創造長期價值。該報告反映了 2020 日歷年的指標和截至發布之日的其他重要成就,并符合全球報告倡

華為:2018可持續發展報告(49頁).pdf
華為:2018可持續發展報告(49頁).pdf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18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 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梁華 公司董事長 董事長致辭 綠色的萬物互聯, 構建更加美好的未來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海洋生物學家Rachel Carson以寂靜的春天在荒野中一聲吶喊,喚醒了 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綠色環保

華為: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98頁).pdf
華為: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98頁).pdf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 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 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梁華 公司董事長 董事長致辭 致力保障客戶網絡穩定運行, 促進可持續發展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給人 們的生命與生活以及全球經濟與社會帶來重大影響。疫 情不僅對人類社會健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