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處于產業升級轉型大背景下,自2011年7月14日,《中國產業發展和產業政策報告(2011)》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發布會上首次提出“專精特新”概念以來,國家幾乎每年都出臺“專精特新”政策,尤其在2021年最多,推動高端制造業的發展。
1、2011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堅持“專精特新”是該時期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基本原則之一。在主要任務方面,要進一步提高“專精特新”和產業集群發展水平,堅持把走“專精特新”之路作為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重要途經,把集聚發展作為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著力點,建立起企業間緊密的分工協作關系,努力形成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競相發展的新格局。
2、2012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14號),提出要支持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的小型微型企業發展,鼓勵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和文化產業,走“專精特新”和與大企業協作配套發展的道路,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這是國家高層面文件首次公開提到“專精特新”。
3、2013年7月,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企業〔2013〕264號),就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工作提供更全面指導,提出
“應加強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培育和支持,促進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重點任務包括“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提升產品質量和創建品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及“促進產業協作配套”等。
4、2016年6月,工信部發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信部規〔2016〕223號),建設性地將“培育一批可持續發展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作為“十三五”時期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總體目標的內容之一。文件提出,應“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圍繞《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培育一大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的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技術或服務出色、市場占有率高的‘單項冠軍’。 ”
5、2018年11月,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
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企業函〔2018〕381號),工信部決定在各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認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產品基礎上,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锻ㄖ诽岢觥皩>匦隆【奕恕髽I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工信部計劃利用三年時間(2018-2020年),培育600家左右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6、2019年5月,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公布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
企業名單的通告》(工信部企業函〔2019〕153號),確定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瑞普(天津)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唐山賀祥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等248家企業為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7、2020年7月,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企業函〔2020〕159號),提出“繼續加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力度,促進其技術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得到明顯提升,在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地位作用得到明顯提升,帶動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p>
8、2021年1月,財政部聯合工信部發布《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財建〔2021〕2號),提到“2021-2025
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這些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并通過支持部分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強化服務水平,聚集資金、人才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p>
9、2021年4月,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企業函〔2021〕79號),提出“分層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分類促進企業做精做強做大,加快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為‘十四五’
期間培育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十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下堅實基礎,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p>
10、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11、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開市,成為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主陣地。
12、2021年12月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來源:《應時而動,厚植于“源”,深耕于“制”》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政策解讀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條件是什么?具體條件有哪些?
什么是次新股?買入技巧有哪些?“專精特新”次新股一覽
什么是專精特新?基本特征是什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類有哪些?
什么是上市公司?a股上市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好處和弊端是什么?對股民的影響有哪些?
什么是上市公司私有化?為什么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