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自貿港
自貿港是指設在一國(地區)境內、海關監管之外,允許境外貨物、服務、資金等生產要素進出自由的特定區域,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對進出自貿港的全部或大部分貨物免征關稅,并且準許其在自貿港內開展貨物自由儲存、展覽、拆散、改裝、重新包裝、整理、加工和制造等業務活動。

2.自貿港的類型
(1)綜合型自貿港。綜合型自貿港注重港口城市與港區的聯動發展,本著自由、開放、高效的理念打破隔離網,運用水、陸、空等多種運輸方式擴大自貿港的輻射范圍,深入到港口城市的發展體系中,打造港口與腹地城市的綜合功能網絡。以新加坡、中國香港為主要代表的綜合型自貿港,是總體性高度自由的自貿港,兼具國際貿易、轉口貿易、加工貿易和國際物流等功能。
(2)工貿結合型自貿港。以迪拜為代表的工貿結合型自貿港,借助港區內眾多大型制造公司、各類專業化產業云集的特點,獲得行業優勢和十分有利區位優勢,從事貨物港口裝卸、儲運、集中、加工和轉運,同時發展加工貿易、轉口貿易及倉儲運輸等。
(3)物流型自貿港。這類自貿港的主要功能是對貨物進行拆裝箱、處理、倉儲、再包裝等,貨物進入無須報關,并且一直保持免稅狀態,可以在港區內對貨物進行拆包、分揀、組裝、再包裝等業務。荷蘭鹿特丹港屬于物流型自貿港,又稱保稅倉型自貿港。
(4)避稅型自貿港。這類自貿港面積狹小,自然資源稀缺,但其憑借寬松的稅收環境、完備的配套金融服務,吸引了大量國外公司來此注冊。只是為了尋求高額的稅收豁免,卻不在當地經營。開曼群島及英屬維爾京群島是典型的避稅型自貿港,又被稱為“避稅天堂”,是全球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
3.自貿港核心特點
(1)優越的地理位置。國際上知名的自貿港一般都坐落于交通便利的港口區,地理位置優越,例如新加坡,不管是其發展進口替代工業、出口工業,還是利用進駐到本國跨國公司的資金、技術和銷售網,以及發展現代服務業體系,都與其便利的海上運輸和完善的交通網絡密不可分。因此,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是其發展的首要條件。
(2)資本的自由流動。自貿港的核心功能是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貿易轉型升級。國際上知名自貿港一般都能實現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征關稅,其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程度往往高于一般自貿區。
(3)便利的投資條件。建設自貿港的目的就是要讓全球高端要素跨境流動更加便捷和自由,從而提升整個地區乃至國家的要素配置能力、經濟發展活力及國際價值鏈地位,發展參與引領全球經貿合作競爭新優勢。為了吸引外資,世界上知名的自貿港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交易成本。例如,迪拜在經濟政策方面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的措施,放開外匯管制,外商獨資企業可以隨時不受任何管制的將全部利潤轉至境外。
(4)健全的法律體系。法治是自貿港建設的必要保障,完備的法律體系是保障自貿港高度開放的必要條件。例如,香港自貿港政策建立在高度成熟的市場法治基礎之上,嚴謹的法規和條例構成了自由競爭規則的基礎,使得在自貿港內的任何經濟活動都有法可依。新加坡繼承了相對完整的英國法體系,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套新的法律體系,其中《自由貿易區法》全面規定新加坡自貿港的各種制度安排,構成了新加坡自貿港有序運行的核心法律。
(5)特殊的海關監管制度。自貿港一般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特殊海關監管制度?!耙痪€放開”是境外進出自貿港時,貨物、人員和資本可以自由進出不受海關監管?!岸€管住”是從自貿港進出境內區外非自貿港時,貨物、人員、資本要接受海關監管,實現安全、高效的管住,有效防控風險。這種管理模式明確自貿港地理邊界范圍和制度適用空間,人為營造制度“高地”。
(6)大量高素質專業人才的聚集。自貿港相關的國際金融、國際航運、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國際法、跨境電商等業務吸引了大量國際化專業人才,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
以上就是有關于自貿港的定義、類型及核心特點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自貿港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保稅區是什么意思?與自貿區的區別分析
什么是內貿海運?內貿海運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一覽
離岸貿易是指什么?離岸貿易的類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