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的發展,人類不斷完成對癌癥的攻克,相關治療藥物不斷被發現并制備。作為目前發展最快的抗癌藥物之一——抗體偶聯藥物從誕生起便備受關注。那么,什么是抗體偶聯藥物?有哪些上市了呢?以下將做詳細介紹。
1.抗體偶聯藥物
抗體藥物偶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是由單克隆抗體和小分子細胞毒性藥物通過連接子偶聯而成,該類藥物利用了抗體的高特異性和細胞毒素較強的殺傷能力,結合兩者的優勢,用以治療惡性腫瘤。其通過單克隆抗體與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特異性識別,通過細胞內吞作用進入細胞,最后在溶酶體或蛋白酶的作用下釋放出細胞毒素而發揮作用。
2.抗體偶聯藥物發展歷程
第一代ADC于本世紀初開發成功,它的有限應用為第二代ADC的優化策略指明了方向。
第二代ADC可以結合更多數量的細胞毒性分子,裸抗占比低,配備穩定的連接子。過去十年,單抗制備技術的革新、新穎連接技術的涌現和新型抗癌機制的載荷的發現,共同推動新一代ADC分子的出現,它們有望改善上一代ADC
的組織特異性和細胞毒性。
目前,許多第三代ADC分子對治療難治性癌癥有顯著療效,但仍然存在諸多障礙阻礙其廣泛應用,如系統性毒性和獲得性耐藥等。一個特定ADC分子的療效取決于其抗體、連接子和有效載荷三個組分之間的精密合作,使其與腫瘤及其微環境產生良性互作。
3.已上市的抗體偶聯藥物(部分)
目前,全球已上市的抗體偶聯藥物包括:輝瑞公司的Mylotarg、Seattle
Genetics/武田公司的Adcetris、羅氏公司的Kadcyla、輝瑞公司的Besponsa、阿斯利康公司的Lumoxiti、羅氏公司的Polivy。

國內目前沒有ADC獲批上市,研發階段最高的是百奧泰的BAT8001(臨床3期)和煙臺榮昌的RC48(臨床2期),其他公司的品種(包括恒瑞的cMet-ADC、浙江醫藥Her2-ADC、復旦張江F0002-ADC等)處于臨床1期或更早階段。公司德豐研發中心有5個在研ADC藥物,其中抗體偶聯藥物DP303c已獲FDA頒發的治療胃癌(包括胃食管結合部腫瘤)孤兒藥資格認定,國內的臨床試驗處于1期階段。
以上就是抗體偶聯藥物的概念及部分全球已上市的抗體偶聯藥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配方顆粒?三者對比分析
什么是生物制藥?生物制藥生產流程、相關企業一覽
什么是抗病毒藥物?抗病毒藥物有哪些?作用機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