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算力
算力即計算能力,具體指數據收集、傳輸、計算和存儲能力。算力的大小表明了對數字化信息處理能力的強弱。從遠古的手動計算發展到現在的數字計算,算力彰顯了人類對數據處理能力的飛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William D. Nordhaus指出:算力是設備根據內部狀態的改變,每秒可處理的信息數據量”。
從傳統的計算模擬與數字仿真,到現在高性能計算、科學大數據等深度融合的第四范式,算力形成了計算速度、算法、大數據存儲量、云計算服務能力等一系列衡量指標,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平臺等數字化軟硬件基礎設施,幫助各個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算力的作用
目前數據能力和算力需求展現不斷增強態勢,數據量的提升需要算力的配套進化。超大規模的數據量對算力的需求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強度,算力成為支撐數字經濟持續縱深發展的重要動力。沒有算力,一切數字技術無從談起。
算力是數智服務的核心,如今“算力時代”已經到來。首先,算力能夠替代熱電力,作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與此同時,算力正在成為影響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關鍵要素,國與國的核心競爭力集中于以計算速度、計算方法、通信能力、存儲能力為代表的算力,未來哪一方掌握先進的算力,誰就掌握了發展的主動權。
主要國產超算芯片一覽

國家超算中心部署情況
從綜合算力來看,我國屬于國際算力大國。按照人均算力,只是一個中等算力國家,表明算力產業的發展與結構需要優化更新。算力相關設施包含大數據中心、超算中心、大科學中心、AI等等。政策方面有《科學數據管理辦法》和《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管理辦法》出臺,此外,各科研院所和高校也擁有自己的小型超算中心資源。

1.天津云計算中心
天津云計算中心于2009年成立,占據房屋面積約8,500平方米,共建有2個大型機房約4,000平米。主要應用于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流體力學、天氣預報、氣候預測、高端裝備設計與仿真、海洋環境模擬分析等。
2.深圳云計算中心
深圳云計算中心于2009年成立,運算速度達每秒1,271萬億次。配備高達17.2PB的海量存儲及來源于各大運營商、教育網的豐富網絡帶寬資源。多用于大規??茖W計算和工程仿真等計算業務,同時以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存儲能力為社會提供云計算服務。
3.長沙云計算中心
長沙云計算中心于2011年成立,一期工程規劃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主要為氣象、水利、衛生/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部門提供高性能的計算平臺服務。
4.濟南云計算中心
濟南云計算中心于2011年成立,采用自主處理器構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國家。主要面向海洋科學、現代農業、油氣勘探、氣候氣象、藥物篩選、金融分析、信息安全、工業設計、動漫渲染等領域提供計算和技術支持服務,承接國家、省部等重大科技或工程項目。
5.廣州云計算中心
廣州云計算中心于2013年,總建筑面積42332平方米,其中機房及附屬用房面積約17500平方米。是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支撐國家創新型城市和智慧廣州建設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成為融高性能計算、海量數據處理、信息管理服務于一體的世界一流超算中心。
內容來源:《中國科學院:科教算力共享(39頁).pdf》
推薦閱讀:
《【研報】2021年通信行業全國算力網絡“東數西算”工程分析報告(12頁).pdf》
《算力智庫:2021鏈上隱私報告(25頁).pdf》
《太平洋證券:2021年通信行業全國算力網絡“東數西算”工程分析報告(1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