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存儲
云存儲是指通過計算機集群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以及分布式文件系統技術,將網絡中大量閑置的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軟件系統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種新興存儲模式。云存儲并不僅是多種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而且是一種服務。

云存儲的優勢如下:
(1)提高了存儲效率,通過虛擬化技術解決了存儲空間的浪費,可以自動重新分配數據,提高了存儲空間的利用率,同時具備負載均衡、故障冗余功能;
(2)云存儲能夠實現規模效應和彈性擴展,降低運營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3)存儲管理可以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所有的存儲資源被整合到一起,客戶看到的是單一存儲空間。
2.云計算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的可靠適應性分布式系統實驗室(Reliable Adaptive Dis-tributed Systems
Laboratory)的定義:云計算既指在互聯網上以服務形式提供的應用,也指在數據中心提供這些服務的硬件和軟件,而這些數據中心的硬件和軟件群體則被稱為“云”。
為了統一業界對云計算概念的理解和認識,三大標準化組織(ISO/IEC
JTC1,ITU-T)成立聯合工作組,共同制定《云計算概述和詞匯》國際標準。其中對云計算的定義是:一種通過網絡將彈性可擴展的共享物理和虛擬資源池以按需自服務的方式提供和管理的模式。
名詞委發布的科技新詞中,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的定義:由位于網絡上的一組服務器把其計算、存儲、數據等資源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請求者以完成信息處理任務的方法和過程。在此過程中被服務者只是提供需求并獲取服務結果,對于需求被服務的過程并不知情。同時服務者以最優利用的方式動態地把資源分配給眾多的服務請求者,以求達到最大效益[13]。
3.云存儲和云計算的區別與聯系
聯系:
云存儲是伴隨互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背景下的全新產物,是基于數據分布式處理、并行處理的全系技術。依托數據網絡以及相應的計算機處理程序,通過自動拆分并由多個服務器進行計算后傳回用戶,可以極高的數據吞吐效率,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甚至更短時間處理超過億次的信息。云存儲的概念類似與云計算技術,依托分布式任務處理系統,對互聯上存在的數據存儲單位以及服務進行整合應用,并使用相關的軟件實現多個服務器的協同工作。
區別:
(1)云計算需要比云存儲更高的處理能力。云存儲則需要更多的存儲空間。
(2)云計算本質上是針對企業的。另一方面,云存儲被更多的用于專業和個人。
(3)云存儲只是一種數據存儲和共享媒介,而云計算使用戶能夠遠程處理和轉換數據(例如,遠程編寫應用程序)。
以上梳理了云計算、云存儲的聯系及區別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ODCC:2022分布式存儲技術與產業分析報告(35頁).pdf
中國信通院:2022年云計算白皮書(45頁).pdf
云聯盟&漢能:2022年中國云計算生態藍皮書(24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