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是什么?
IP,即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是IP協議的基礎,是網絡設備接入互聯網或本地網絡的唯一標識,如今IP協議從IPv4、MPLS升至IPv6和IPv6+。
IPv6技術能擴充地址數量、降低子網管理成本、增強自動配置能力,而IPv6+基于IPv6,又表現出了更高的網絡可編程性、更優的SLA、降低了網絡延遲并增強了網絡可維護性。
當前,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新興應用和網絡規模的發展,需要更大的空間和更先進的網絡基礎設施,下一代互聯網規模商用已經到了關鍵階段,實現從IPv4到 IPv6的平穩過渡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IPv4與IPv6區別
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領域的快速發展,各類移動智能終端的激增、互聯網客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新業務的不斷涌現,IP作為下一代互聯網中的承載技術,大量的網絡終端設備以及系統設備都支持IP協議,而且未來核心網向全IP網演進,這些都要求有足夠的IP地址。
IPv4于20世紀80年代引入,支持了互聯網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至今仍被用于互聯網連接。
MPLS創建于1990年代后期,支持流量工程,旨在實現網絡中的高性能流量轉發。
IPv6在1998年引入,帶來了更多地址資源;IPv6+在2020年引入,在IPv6技術基礎上帶來了更好的網絡可編程性、SLA提升、更低的網絡延遲以及更智能的網絡運維。

IPv4地址資源的日益枯竭,已成為制約運營商業務和用戶發展的瓶頸,嚴重制約運營商現有業務和用戶的發展,并阻礙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的快速部署以IPv6技術為基礎的下一代互聯網是目前解決IP地址問題的重要途徑,能夠從根本上解決IPv4地址短缺問題。IPv6所提供的IP地址比IPv4多40億倍,IPv6與IPv4相比,有更大的地址空間,更小的路由表,增強的組播支持以及對流的支持,加入了對自動配置的支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IPv6和IPv6+經濟效益
1、促進經濟可持續增長
驅動創新創業:IPv6和IPv6+是保證互聯網"公開、公平"特質的關鍵支撐要素。
使能數字經濟發展:IPv6和IPv6+是各產業數字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術底座。
促進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增長:IPv6和IPv6+支持眾多遠程和無人技術。
2、推動科學技術發展
IPv6和IPv6+促進IoT發展:支持海量連接、提升節點效率和服務質量。
IPv6和IPv6+促進AI及其應用:海量連接支持下提高AI訓練的數據收集效率與質量。
IPv6和IPv6+促進區塊鏈發展:支持高吞吐量信息處理及并發信息處理。
3、提升人民生活福祉
IPv6和IPv6+使能多樣應用:智能家居,智能網聯汽車,各類信息娛樂設備與服務。
IPv6和IPv6+提升社會治理:其更安全的技術特性對個人與國家安全均有積極的影響。
IPv6和IPv6+支持數字平權:平衡國家間的數字權力并為普羅大眾提供平等的網絡訪問權。

國內IPv6發展歷程
對于IPv6的演進,國內進行許多嘗試和探索,在試用點部署解決方案,并能夠成功實現應用,便利人們的同時,也極大地提高科技水平和網絡信息化水平,以點帶面,試用點的成功部署必然會實現國內大規模商用,促使中國的互聯網更快更好的發展。
2009年,中國電信在湖南長沙率先進行了向IPv6網絡演進的探索研究,先后完成了過渡的技術調研、方案制訂、設備終端測試等各項工作,最終明確采用雙棧技術進行IPv6網絡的商用部署。
“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兩項重大活動,以中國電信為主要代表的運營商已在其中全面部署了IPv6網絡,推動IPv6的商用進程,探索向下一代互聯網演進的最佳商用模式。
2011年深圳大運會,建成IPv6無線寬帶視頻監控系統充分發揮智能化和高清化優勢,為大運會安保工作提供了高清圖像和全方位監視服務,充分解決了當前監控系統錄像不清晰,無法做到有據可查等弊病。
2012年6月6日,國際互聯網協會(ISOC)舉辦的“世界IPv6啟動日”活動在全球啟動,這意味著IPv6正式進入實施階段。6月6日起,美國主要商業網站和受財政支持的1萬多政府網站都將支持IPv6,而歐洲、日本、韓國等也都開始了IPv4到IPv6的過渡工作。
內容來源:
《羅蘭貝格:IPv6與IPv6+全球發展情況以及社會經濟價值的分析(2021)(18頁).pdf》
推薦閱讀:
《下一代互聯網國家研究中心&全球IPv6測試中心:2020全球IPv6支持度白皮書(42頁).pdf》
《推進 IPv6 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中國IPV6發展狀況報告(2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