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硅片行業分析
發展歷史
1947年首個鍺晶體管在貝爾實驗室誕生;
1954年Morris Tanenbaum在貝爾實驗室制造了首個硅前體管;
1959年美國孟山都設立MEMC,生產制造晶體管和整流器的硅片;
1960年MEMC生產出第一個3/4英寸(19毫米)的硅片;
1964年日本信越化學設立子公司從事半導體硅片的生產;
1973年日本九州電子金屬、小松電子金屬成立,專門從事硅片加工;
1981年臺灣中美硅集團成立;
1983年韓國LG集團設立專門制造硅晶圓的企業(LG Siltron前身);
1985年日本鋼鐵企業進入半導體硅行業;
1989年孟山都MEMC賣給德國化工企業;
1999年日本SUMCO前身設立,目標是12英寸硅晶圓;
2011年臺灣中美硅集團分拆半導體事業部,環球晶圓正式成立;
2017年SK收購LG Siltron,更名為SK Siltron。

競爭格局
隨著半導體硅片產業的不斷發展,競爭格局逐漸由分散走向集中。產業發展早期,市場主要由美國MEMC主導,在這之后眾多企業紛紛加入競爭。1998年,市場格局極度分散,全球主要市場參與者超過了25家。后期,隨著硅片尺寸越來越大,所需投資額大幅度增加,規模效應成為企業盈利關鍵,這一時期,企業虧損成為常態,收購兼并不斷發生。通過不斷的兼并收購,市場逐漸由分散走向集中。就2019年的數據來看,全球TOP5的硅片廠商合計市占率超過90%。

TOP5廠商
(1)信越化學:成立于1926年(1964年設立半導體硅片子公司)
·1999:收購日立硅片業務
·2006:收購三益半導體
(2)勝高:成立于1999年(作為300mm硅片的開發和制造公司)
·2002:接收股東住友金屬的硅業務
·2002:與三菱材料硅株式會社合并
·2006:收購全球第五的小松電子金屬KEM
(3)環球晶圓:成立于2011年(從1981年成立的中美硅集團分拆)
·2012:收購日商Covalent Materials公司旗下的半導體硅晶圓事業部
·2016:收購丹麥Topsil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S半導體硅晶圓事業部
·2016:收購全球第四的SunEdison Semiconductor(原MEMC)
(4)世創電子:成立于1968年(研發歷史可追溯到1953年)
·1995年:接收股東Wacker-Chemitronic的硅片業務
·2014年:收購新加坡合資公司78%股權(2006年與三星合資建立)
(5)SK siltron:成立于1983年(SK收購LG siltron后更名)
·2019年:收購杜邦的碳化硅晶圓業務

半導體硅片行業的主要壁壘
就當前來說,行業只要存在以下4大壁壘
(1)技術壁壘:半導體硅片技術參數要求高,各工藝環節需要長期積累。
(2)認證壁壘:芯片制造企業對于引入新供應商態度謹慎且認證周期長。
(3)資金壁壘:半導體硅片行業是-個資金密集型行業,且需要達到一定銷售規模才能盈利。
(4)人才壁壘:半導體硅片的研發和生產過程較為復雜,裝復合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