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政策解讀 > 2017-2022年1月VRAR產業政策匯總,國家重點政策盤點

2017-2022年1月VRAR產業政策匯總,國家重點政策盤點

2017年以來VRAR行業國家重要政策盤點(不完全統計)

2022年1月合肥、武漢、成都地方政府《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合肥: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瞄準量子信息、核能技術、元宇宙、超導技術、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打造一批領航企業、尖端技術、高端產品,用未來產業贏得城市未來。武漢:推動元宇宙、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地理空間位置、量子科技等與實體經濟融合。成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用好網絡信息安全、超算中心等優勢賽道,加快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賽道,主動搶占量子通信、元宇宙等未來賽道。

2022年1月國務院《“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規劃在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數字生活部分提出,要加強超高清電視普及應用,發展互動視頻、沉浸式視頻、云游戲等新業態,深化人工智能、虛擬現實、8K超高清視頻等技術的融合。

2021年12月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中提出“加強元宇宙底層核心技術基礎能力的前瞻研發,推進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終端研制和系統化的虛擬內容建設,探索行業應用”,元宇宙首次被寫入地方 “十四五”規劃。

2021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規劃中強調“建設泛在智聯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加快 “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創新發展和先導應用,推進5G在能源、交通運輸、醫療、郵政快遞等垂直行業開發利用與應用推廣。加快基于5G 網絡音視頻傳輸能力建設,豐富教育、體育、傳媒、娛樂等領域的4K/8K、虛擬/增強現實(VR/AR)等新型多媒體內容源”。

2021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培育工業級智能硬件、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船舶、無人機、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產品。發展基于智能產品的場景化應用,加快智能產品在工業、交通、醫療、教育、國防科工、健康養老等重點行業領域應用推廣,服務支撐產業轉型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

2021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等八部門《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計劃中提出“打造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推進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物聯網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智能交通、智慧農業、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家居等重點領域,加快部署感知終端、網絡和平臺,形成一批基于自主創新技術產品、具有大規模推廣價值的行業解決方案,有力支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2021年7月工信部、網信辦、文旅部等十部門《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計劃中特別提及“要突破數字內容關鍵共性技術,推進超高清視頻編解碼、端云協同渲染、三維重建等關鍵技術研發,同時要開發適配5G網絡的AR/VR沉浸式內容、4K/8K視頻等應用,要打造AR/VR業務支撐平臺和云化內容聚合分發平臺,推動與5G結合的社交、演播觀影、電子競技、數字藝術等互動內容產業發展”。

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將VRAR產業列為未來五年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

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征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提及將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研發和應用納入2019年“鼓勵類”產業。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方案強調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超高清電視、機頂盒、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等產品推廣應用予以補貼。

2018年12月國家工信部《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從核心技術、產品供給、行業應用、平臺建設、標準構建等方面提出了發展虛擬現實產業的重點任務。為我國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構建了頂層設計,明確了VRAR技術的“國策”戰略地位”。

2017年11月國務院《關于引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規劃文件指出重點突破虛擬對象智能行為建模技術,提升虛擬現實中智能對象行為的社會性、多樣性和交互逼真性,實現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與人工智能的有機結合和高效互動。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加緊對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關鍵技術布局,盡快實現部分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

vrar國家政策

vrar國家政策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標簽

本文由作者-YANYI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0 中國游戲產業報告(36頁).pdf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0 中國游戲產業報告(36頁).pdf

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 China Gaming Industry Report 序 言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的關鍵之年。游戲產業作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今年一系列的產業政策扶持和指導下, 抵御住了疫情的沖擊,穩中有升,為新時期高質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游戲產業報告(13頁).pdf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游戲產業報告(13頁).pdf

隨著創作生態日益完善,中國游戲企業自主研發產品的平均質量不斷攀升,在國內外的競爭力不斷增強。2021 年第一季度,自主研發游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 666.67 億元,相比 2020 年第四季度環比增長 8.65%。2021 年第一季度,中國游戲廠商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31頁).pdf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31頁).pdf

游戲產業的快速發展,對版權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版權的持有方,游戲企業運用多種手段保護自身合法權益,著作權意識在不斷增強,版權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當然,游戲版權的保護管理離不開來自國家和行業層面的指引,也離不開法治的保障。2020 年 8 月 2 日,中國版權協會網絡游戲版權工作委員會在京成立。11 月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游戲產業報告(17頁).pdf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游戲產業報告(17頁).pdf

在中國游戲細分市場中,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508.49 億元,占整體收入比例達到 74.21%;客戶端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 143 億元,占比 20.87%;網頁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占比降至 2.67%,為 18.32 億元;隨著 5G 的逐步普及和硬件設施的改善,云游戲市場已經形成一定的收入規模。20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19 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57頁).pdf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19 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57頁).pdf

中國游戲市場中細分游戲類型的比例分布已經趨向于穩定,角色扮演類游戲在整體市場收入和自主研發市場中表現亮眼。在移動游戲產品中,角色扮演類游戲由于其高代入性及劇情體驗,成為玩家的寵兒,游戲數量占比達到54%,占據移動游戲的半壁江山;其次為策略類游戲,占比為14%;卡牌類、休閑類、模擬類、射擊類、棋牌類份額逐漸被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18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165頁).pdf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18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165頁).pdf

目前來看,中國電子競技市場收入主要包括游戲收入、直播收入、電子競技賽事的相關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電子競技游戲收入占據主要地位,游戲直播以及賽事帶來的收入占比較低。隨著電子競技行業的成熟,以上海地區為代表,未來電子賽事帶來的相關收入將會提高,其價值將開始展現。 第一,電子競技賽事影響力媲美傳統體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中國游戲產業2021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37頁).pdf
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中國游戲產業2021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37頁).pdf

2021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 China Gaming Industry Report 序 言 2021 年 11 月 8 日至 11 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提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

GPC&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0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4頁].pdf
GPC&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2020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4頁].pdf

2020 年 16 月 中國游戲產業報告 China Game Industry Report January to June,2020 2020 年 16 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 主管單位 : 主辦單位 : 戰略合作: 執行主編 : 副 主 編 : 編 委 : 官方網站: 微 信 號 : 特別鳴謝: 項目組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