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安全追溯制度是什么?
“追溯”一詞最初適用于汽車行業,又稱為“可追溯性”,在 20世紀80年代歐洲爆發食源性瘋牛病事件后,追溯體系化建設逐漸在歐盟發展起來。
國際法典委員會(CAC)指出“可追溯性”是“能夠追溯到食品生產的全過程中任何特定階段的能力?!?/p>
國際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對“可追溯性”的定義為“加工,存儲,運輸和其他過程,以維持食品供應鏈中信息流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歐盟《178/2002法規》第一章第三款規定“可追溯性”是指“能夠追溯到食品或飼料加工、生產、發放的全過程的能力。包括食源性動物、意欲加入的物質以及正在研究中的加工成食品或飼料”。其中,“生產、加工、發放的全過程”是包括進出口食品最基本的加工,直到儲藏,運輸,銷售或到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所有步驟。
在我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術語》( GB/T
6582-1994)將“可追溯性”界定為:能夠跟蹤所考慮對象的歷史記錄,應用程序或位置。產品可追溯性包括原材料和零件的來源、加工過程的歷史記錄以及交貨后產品的分配和位置。事實證明,食品安全追溯系統持續跟蹤食品生產,運輸,銷售和分配的全過程,以確保產品質量和及時召回有缺陷的產品。
食品“從農田到餐桌”進行全程監控,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到運輸、流通、儲存、銷售,對食品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的重要信息進行完善公開。建設可追溯體系的關鍵是要完善包含著全程供應鏈的信息,這是消費者可以辨別的風險。而“追溯”則是將過程鏈中的每一個環節的信息進行整合。對此,構建一個完善食物食品追溯制度體系應該整合食品鏈中每一個環節的信息,用于追溯和跟蹤那些用于或試圖用于食品生產的原料、食源性動物或添加劑等物質。對于那些許多無法直接觀察到的質量特性,如生產方式等,消費者可以通過追溯體系中擁有的食品信息進行了解。

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分類
1、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
正向追溯是指在整個食品追溯鏈中跟隨正常流程,對食品各個環節及各個食品從業者進行跟蹤。而反向追溯是指當問題食品出現時,以問題食品為起點,回溯到上游追蹤問題源頭。正向追溯與反向追溯的方向是相反的。
2、內部追溯和外部追溯
內部追溯是指在食品供應鏈中的企業針對原材料和成品進行自我追溯,來確定產品的特性,有利于企業在食品進入市場之前進行自檢,保證產品質量。外部追溯是指由政府或消費者基于追溯系統確定問題產品的源頭,保障消費者權益,并通過迅速及時的問題定位,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失或召回缺陷產品。
三、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典型標準
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中最典型的是HACCP系統,它是一種基于歐盟食品安全法律中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安全控制策略。其實本質是通過制定一套控制措施,包括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程序,以評估和預防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食品健康風險,并防止其在之前發生。
整個食品鏈,包括原料生產,食品加工,產品分銷和消費各個方面的物流,化學和生物危害分析以及控制和控制效果檢查,均適用于識別微生物危害,化學和物理對食品安全的影響與只能對最終產品進行安全檢查而不能解決潛在食品安全問題的傳統方法相比,HACCP系統的優勢在于它可以改變檢查的不合格之處。
食品法典委員會已經將HACCP系統確定為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最有效方法。食品供應鏈中企業自身針對原材料和成品的追溯,來確定產品特性,有利于企業在食品進入市場之前進行自檢,保證產品質量。由政府或消費者基于追溯系統確定問題產品的源頭,保障消費者權益,并通過迅速及時的問題定位,盡最大可能減少損失或召回缺陷產品,實現“信息可追溯、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的目標。
四、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意義
1、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法治化意義
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多年來都在陸續出臺一系列具備法律位階的食品法律法規為本國的食品安全保駕護航。民生之事是國家大事,食品安全不僅關系到民生問題,還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牽扯到諸多主體參與其中,包括政府、企業等食品從業者以及消費者,不光需要食品從業者自覺配合,還需要國家的投入,更需要政府對食品產業鏈進行嚴格的法律監督和在必要時采用國家強制力調度資源,消費者可以在合法權益受損失時運用法律武器,以此來保障一國食品安全穩定、促進食品安全體系良性循環。因此將食品安全追溯由技術性規定上升到法律法規就顯得尤為重要。推動食品追溯制度的法治化,通過法律支持、國家投入、政府調度、企業配合、社會監督等方式,可以促進政府職能的鞏固、市場缺陷的完善,更有利于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2、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實踐意義
從實踐上來說,當食品質量問題發生時,食品安全追溯能夠第一時間追溯到具體環節,為政府提供了快捷、有效的監管手段;幫助企業迅速召回缺陷產品,提高管理效率,保障食品質量;為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作出保障。如果缺少了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對于發生的安全事故很難及時有效地進行追根溯源。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完成以“信息可追溯、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的目標。并在社會共治的狀態下,實現嚴密高效的效果。不可否認,食品安全追溯是食品保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推薦閱讀: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 產品追溯白皮書(46頁)》
《國際金融公司(IFC):食品安全改革取長補短:新西蘭食品安全體系案例研究(英文版)(146頁).pdf》
《波士頓咨詢(BCG):2021年食品可追溯性的挑戰和機遇報告(英文版)(10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