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論壇及社交平臺開始顯示用戶IP地址,用戶在社交媒體發表評論后,其他網友可以清楚的看到發言人所在的城市。那么,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有哪些類型呢?規劃原則又是怎樣的?以下將一一解答上述疑問,以供參考。
1.IP地址
IP協議是指互聯網協議地址,簡稱IP地址,是用來分配給互聯網用戶的數字標簽,它由4個小于256的數字組成,按照TCP/IP協議規定,IP地址用二進制來表示,每個IP地址長32bit,bit換算成字節,就是4個字節。例如一個采用二進制形式的IP地址是“00001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這么長的地址,人們處理起來也太費勁了。為了方便人們的使用,IP地址經常被寫成十進制的形式,中間使用符號“.”分開不同的字節。于是,上面的IP地址可以表示為“10.0.0.1”。IP地址的這種表示法叫做“點分十進制表示法”,這顯然比1和0容易記憶得多,但計算機內部數據處理器僅支持二進制,也就是說僅能識別0和1,因此我們看到的IP地址都是由計算機轉換成十進制后所看到的結果。

2.IP地址分類
(1)A類地址
規定第一組即前8位來表示網絡地址且以0開頭,剩余三組即24位來表示主機地址網絡地址。
A類網絡地址個數:網絡地址部分共8位,第一位固定為0,可變化二進制位數為7位,而7個二進制位可確定27
=128種狀態,即可表示128個網絡地址,應該從0開始127結束,但根據規定,網絡地址8個0(0)用來表示本地網絡,網絡地址01111111(127)用來表示環回地址,所以A類網絡IP地址網絡地址范圍為:1-126;
A類主機地址個數:主機地址部分24位,可用來表示234臺主機IP地址,其中24個二進制位為0時,用來表示本機,24個二進制位為1時表示廣播地址,所以舍棄24位全0和全1的組合,實際可用主機地址共234-2個;
A類可用IP地址范圍為:1.0.0.1-126.255.255.254,A類地址總共可以劃分為126個網絡,而每個網絡中包含234-2臺主機,故A類網絡一般用于大型網絡;
根據子網掩碼的定義,A類默認子網掩碼為:255.0.0.0。
(2)B類地址
規定前兩組即前16位來表示網絡地址且以10開頭;剩余兩組即后16位來表示主機地址。
B類網絡地址個數:網絡地址共16位,前兩位固定為10,可變化二進制位數為14位,而14個二進制位可以確定214種狀態,即可表示214個網絡地址,B類網絡IP地址網絡地址范圍為:128.0-191.255;
B類主機地址個數:主機地址部分16位,可用來表示216個主機IP地址,其中16個二進制位為0時,用來表示本機,16個二進制位為1時表示廣播地址,所以舍棄
16 位全 0 和全 1 的組合,實際可用主機地址共 216-2個;
B類可用IP地址范圍為:128.0.0.1-191.255.255.254,B類地址總共可以劃分為214個網絡,而每個網絡中包含216-2臺主機,故B類網絡一般使用于中型網絡;
根據子網掩碼的定義,B類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0.0。
(3)C類地址
規定前三組即前24位來表示網絡地址且以110開頭,剩余一組即8位來表示主機地址。
C類網絡地址個數:網絡地址部分共24位,前3位固定為110,可變化二進制位數為21位,而21位二進制位可以確定221種狀態,即可表示221個網絡地址,范圍為:192.0.0-191.255.255;
C類主機地址個數:主機地址部分8位,可用來表示28(256)臺主機,其中8個二進制位為0時,用來表示本機,8個二進制位為1時表示廣播地址,所以舍棄8位全0和全1的組合,實際可用主機地址共28
-2個;
C類可用IP地址范圍:192.0.0.1-223.255.255.254,C類地址總共可以劃分為221個網絡,而每個網絡中包含28-2臺主機,故C類網絡一般適用用于小型網絡;
根據子網掩碼的定義,C類默認子網掩碼為:255.0.0.0。
以上具體介紹了IP地址的定義及分類,相信通過對上述文章的閱讀您已經對IP地址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關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網絡功能虛擬化?有哪些優勢?
網絡安全產業規模如何?網絡安全產業鏈與前景一覽
混合物聯網是什么?網絡架構由什么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