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平臺監管政策及措施
2021年7月工信部啟動了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工信部啟動了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目的是遏制不正當競爭行為,保障用戶權益,維護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聚焦擾亂市場秩序、侵害用戶權益、威脅數據安全、違反資源和資質管理規定等四方面8類問題,涉及22個具體場景。
泛電商監管政策及措施
2020年11月《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此次征求意見稿共24條,其中平臺“二選一”、大數據殺熟、低價傾銷成為重點監管領域,明確了對平臺經濟領域開展反壟斷監管要堅持營造公平競爭秩序、加強科學有效監管、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和維護各方合法利益的原則。
2021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央網信辦、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召開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會議要求,各平臺企業要在1個月內全面自檢自查,逐項徹底整改,并向社會公開《依法合規經營承諾》,接受社會監督。市場監管部門將組織對平臺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檢查,整改期后再發現有平臺企業強迫實施“二選一”等違法行為,一律依法從重從嚴處罰。百度、騰訊、滴滴、京東、拼多多、美團、字節跳動、攜程等34家互聯網平臺企業代表參加。
2021年4月阿里巴巴違反《反壟斷法》被罰款182.28億元,4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處罰決定書,責令阿里巴巴集團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并處以其2019年中國境內銷售額4557.12億元
4%的罰款,計182.28億元。同時向該集團發出行政指導書,要求其全面整改,并連續3年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自查合規報告。
2021年4月美團遭反壟斷調查,市場監管總局4月26日發布公告: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2021年9月工信部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工信部有關業務部門召開了“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會上,工信部提出有關即時通信軟件的合規標準,要求9月17日前各平臺必須按標準解除屏蔽,否則將依法采取處臵措施。當天參會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百度、華為、小米、陌陌、360、網易等。與會企業都明確表態,嚴格按標準要求落實。
2021年10月美團“反壟斷罰款”34.42億元,2021年10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美團涉嫌壟斷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美團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20年中國境內銷售收入3%的罰款,計34.42億元。
2021年10月商務部:將加快修訂《反壟斷法》
推動修訂《電子商務法》,商務部、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十四五”電子商務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中稱,將加快修訂《反壟斷法》,推動修訂《電子商務法》;細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規則,預防和制止平臺經濟領域壟斷、不正當競爭等行為,引導平臺經營者依法合規經營。
直播監管政策及措施
2020年1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依法查處電子商務違法行為(如擅自刪除消費者評價)、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違法行為、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產品質量違法行為、侵犯知識產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廣告違法行為、價格違法行為。
2020年11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發布關于《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對直播營銷平臺、直播間運營者和營銷人員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規范。
2021年8月中央網信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為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中央網信辦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提出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優化調整排行規則、嚴管明星經紀公司等十項措施,重拳出擊解決“飯圈”亂象問題。
2021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網絡表演經紀機構管理辦法》,《辦法》明確規定網絡表演經紀機構不得以虛假消費、帶頭打賞等方式誘導用戶消費,不得以打賞排名、虛假宣傳等方式炒作網絡表演者收入。網絡表演經紀機構應當加強對簽約網絡表演者的約束,要求其不得以語言刺激、不合理特殊對待、承諾返利等方式誘導用戶消費。
短視頻監管政策及措施
2020年11月《著作權法》最新修訂版發布,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發布,并將于2021年6月1日起實施。新法調整了“作品”的定義,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修改為“視聽作品”,從而將短視頻納入管轄范圍。此外還規定了12種“合理使用”情形。
2021年4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保護廣大權利人的合法訴求”的新聞發布會,加大對短視頻領域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堅決整治短視頻平臺以及自媒體、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未經授權復制、表演、傳播他人影視、音樂等作品的侵權行為。推動短視頻平臺以及自媒體、公眾賬號運營企業全面履行主體責任。
2021年4月國家電影局明確:加強電影版權保護
依法打擊短視頻侵權盜版行為,國家電影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會同公安、版權等部門,持續打擊電影盜錄、盜播等違法犯罪行為,將電影作品納入版權保護預警名單,推動各類網絡服務商采取有效措施,提前防范、及時處理侵權盜版行為。
數據安全監管政策及措施
2021年6月《數據安全法》獲通過,《數據安全法》全文共七章五十五條,分別從數據安全與發展、數據安全制度、數據安全保護義務、政務數據安全與開放的角度對數據安全保護的義務和相應法律責任進行規定。
2021年7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意見提出:網絡安全審查工作機制成員單位認為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網絡產品和服務、數據處理活動以及國外上市行為,由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按程序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批準后,依照本辦法的規定進行審查。
2021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了個人信息收集和處理過程中的原則,同時對違反規定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做出了詳細界定,如警告、罰款、暫?;蚪K止服務等。在互聯網相關的細則上,本次《個人信息保護法》還對信息推送、商業營銷等環節廣泛存在的“自動化決策”等作出了具體要求。
2021年10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關于《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10月29日,國家網信辦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處理個人信息達到一百萬人的個人信息處理者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累計向境外提供超過十萬人以上個人信息或者一萬人以上敏感個人信息等信息出境,應當通過所在地省級網信部門向國家網信部門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游戲監管政策及措施
2021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通知要求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等。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