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尤其是冬季北方氣候嚴寒,這時城市供熱就開始發揮作用;可以說城市供熱的發展離不開我國科技水平的提升,也離不開廣大居民的相關消費需求;那么城市供熱模式可以分為哪幾種?其系統又可以分為哪些類型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城市供熱模式
城市供熱即城市供暖,是利用一個或多個熱源通過城市供熱管網等設施向用戶供應生產、生活所需熱能的供熱方式。
城市供熱分為集中供熱模式和分戶供熱模式。
集中供熱指在工業生產區域、城市居民集聚區域內建設集中熱源,向該地區及周圍的企業、居民提供生產和生活用熱的供熱方式,集中供熱多應用于中國北方人口眾多、人口密度大的大中型城市。
分戶供熱模式指用戶自行采購安裝小型供熱設備進行供熱,供熱設備包含分戶鍋爐、地板輻射采暖、電熱膜等。由于集中供熱是中國居民采暖的主要方式,且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市場規模不斷提升,本文城市供熱行業主要討論城市集中供熱。

城市供熱系統分類
(1)按熱源不同分類,城市集中供熱系統分為熱電聯產系統、鍋爐供熱系統及使用較少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系統。
大城市或部分工業型中小城市通常運行大型熱電聯產機組進行集中供熱;鍋爐供熱系統根據供熱規模不同,分為區域鍋爐房和小型燃煤鍋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熱系統應用較少,通常作為補充熱源供熱系統。
(2)按照熱媒不同,城市供熱系統可分為熱水供熱系統和蒸汽供熱系統。
熱水供熱系統以低溫水為熱媒,供、回水溫度為
60℃-95℃,為民用建筑物室內供熱常用方式。蒸汽供熱系統適用于公共場所和企業大型廠房,優點為熱系統靜壓小,升溫快,散熱設備面積小。
(3)依照供熱管道不同,城市供熱系統可分為單管制、雙管制和多管制供熱系統。
單管制供熱系統中,熱水經垂直或水平管道順序流經多組散熱器,在各散熱器中順序冷卻散熱,存在供熱不均問題;雙管制供熱系統的熱水經管道平行分配給多組散熱器,各散熱器冷卻水經回水管回歸系統,稱為雙管系統。

城市供熱發展歷程
分散式取暖時期(1949-1980年):1953-
196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是各地熱電廠發展的開端;1960年,通過多臺手工操作的鑄鐵鍋爐同時工作解決大面積供熱問題;1975年,機械式鏈條爐排熱冰鍋爐在上海投入使用;中國供熱行業初步進入機械化、大面積供熱的時期。
城市集中供熱時期(1981-2000年):14MW和29MW的大容量鍋爐分別于1981年和1987年正式投入使用;1997年,北京市投資建成大型熱電聯供熱廠,
總供熱面積達6,000萬平方米;南方地區仍采用分散式取暖模式。
高新技術供熱時期(2001年至今):供熱行業淘汰傳統的燃煤供熱方式,進行“煤改氣”改造工程;地源熱泵、水源熱泵、工業余熱、核能、太陽能等作為熱源的新能源供熱系統逐步發展并應用。
城市供熱發展歷程

以上就是城市供熱的模式、系統類型和發展歷程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城市建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參考資料
《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城市供熱行業精品報告(58頁).pdf》
推薦閱讀
智慧供熱是什么?應用領域有哪些?智慧供熱評價方法介紹
什么是城市空中交通?城市空中交通系統介紹
全國主要城市十四五規劃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