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技術和模式的進步,能夠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生物農業就對農業產業有重要作用;且作為生物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生物農業模式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那么生物農業的目前的發展情況到底什么呀?未來又會有哪些發展趨勢呢?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中國生物農業發展現狀
(1)產業多元化發展 ,規模迅速擴張:目前我國的生物農業產業發展方向較為多元化,多元化需求帶動了產業結構精細劃分。涵蓋了生物農藥、動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等多個領域。目前我國的生物農業產業發展方向較為多元化,多元化需求帶動了產業結構精細劃分。涵蓋了生物農藥、動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等多個領域。
(2)行業規范日趨完善 ,區域特色產業集聚:技術和產品的上市伴隨著標準和秩序的建立,我國已經在生物醫藥、生物飼料等行業建立監督管理標準,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以規范行業秩序。例如,2007
年農業部審議通過的《獸用生物制品經營管理辦法》,規范了獸用生物制品的科研、生產和流通秩序。在產業布局方面,目前我國已經擁有 23
個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區域生物產業集聚地。
中國生物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企業多以中小規模為主,自主創新研發能力較弱:目前我國的生物農業企業多數由中小型企業轉型而成,少數領軍企業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力仍顯欠缺。如我國最大的生物種業公司———隆平高科
2017 年的營業收入 31.9 億元,而同期美國孟都山種業公司全年的銷售收入高達 146
億美元。企業的規模小和人才儲備薄弱制約了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導致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較少。
(2)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我國生物農業產業發展的起步較晚,建立知識產權制度也相對較晚。比如生物育種產業,我國生物育種知識產權保護還處于對新品種的粗糙保護階段,尚未建立從種質資源到新品種推廣全方位的生物育種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現實中還存在諸多法律空白和制度缺陷。如,我國的野生大豆種質資源被國外機構竊取后,申請了黃豆新品種知識產權。其次,我國生物農業產業還呈現出成果轉化率低的特點??蒲性核淖钚卵芯砍晒麩o法迅速轉化為企業盈利的增長點。

中國生物農業發展趨勢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行業龍頭企業:我國在國家層面已經在“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間出臺了一系列引導、鼓勵生物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日后預計將繼續加強生物農業產業發展的配套制度建設,加大對創新型生物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同時利用財稅優惠等政策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地方政府也將逐漸發揮調度作用,積極在企業、科研單位、金融投資機構之間牽線搭橋,共同促進生物產業的發展。
(2)積極發展“研—銷—服”一體化,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企業未來將積極發展“科研+銷售+售后服務”一體化模式。在產品開發方面,要從被動仿制向自主創新轉變,持續重視研發投入和高端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國內外技術合作,及時掌握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不斷提高企業自主研發能力。
(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防止種質資源流失:立法機構將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企業、個人和科研單位需要強化知識產權意識,深刻理解我國專利審核以及《專利法》中的科學界定,評估技術研發或產品生產過程的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合理平衡知識產權保護和農業基礎性、公益性的關系,保證我國農業生物技術和品種得到法律保護。
以上就是有關生物農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未來發展趨勢的全部內容,看得出來生物農業體系是現代農業生產的重要部分,且其發展具有智能化、知識化的特點,而我國生物農業想要進一步發展,還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農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生物農業?生物農業包括哪些方面?
什么是休閑農業?發展休閑農業的意義是什么?
什么是農業產業基金?分類有哪些?發展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