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通(Dentsu)發布了《全納智能時代報告》。
報告指出,在未來包容性智能時代,品牌需要認識到客戶是積極分子,其決策受到一系列新因素驅動——從氣候變化到數據隱私和新的身份定義。
趨勢一:現在適應
到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將與緩解氣候變化的工作同樣重要,一個新的、可持續的股票市場很可能在未來十年出現,將可持續性納入企業指標將成為主流。
監管將在激勵20世紀20年代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對于品牌而言,十分之七的人認為,到2030年,如果品牌不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將被處以罰款或更高的稅收。
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將帶來一些增長機會。例如,葡萄酒業向新的風土擴張。品牌需要考慮如何傳達為應對氣候變化而采取的具體行動,同時實現氣候變化的一些好處。
趨勢二:新的數據范式
到2030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部署個人數據助理來管理與品牌的關系,創造一種新的權力范式。全球十分之八的人表示,希望更多地控制自己與公司共享的個人信息,新的人工智能服務將出現,以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

在20世紀10年代,消費者和品牌都對天然的、有機的產品和生活方式寄予厚望。在20世紀20年代,我們將看到合成增強和虛擬體驗的廣泛應用,它們可以改善我們的健康以及我們表達情感和體驗快樂的方式。
趨勢一:超越人類
到2030年,預計會有新的人群的出現,他們可以負擔得起技術升級(例如外骨骼,基因編輯,智能藥物,腦-機接口)的研究。
到2030年,大約三分之一(32%)的消費者會考慮接受非必要的手術,以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全球三分之二的消費者預計,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組織將以一種具有更廣泛社會影響的方式使用技術,這表明品牌將需要優先考慮人類擴張的民主化。
趨勢二:虛擬設定標準
到2030年,電子競技和沉浸式游戲將改變看待“現實世界”體育和活動的方式。預計到2021年,全球對電子競技的認識將達到20億。
此外,下一代增強型技術將提升全納智能的日常體驗,在2030年消費者一天的許多方面覆蓋音頻和視頻內容,并開辟一系列全新的沉浸式體驗。例如,期望觸覺套裝成為新的操縱桿,讓消費者感受到與其虛擬體驗相對應的物理感受。
怎樣構建包容性智能時代?
每一種趨勢都對品牌有著特定的影響,幾乎所有這些國家都有“包容性智能”的概念,即在日益擴大的不平等、社會混亂和道德復雜性的背景下,將新觀點、價值觀和行為納入其價值主張的能力。
這一概念將成為未來十年品牌理解和掌握的關鍵領域,它帶來了不同的維度,要求品牌決定如何最好地彌補以下差距(其中包括):
1. 身份
適應新的價值觀和身份來源,并確保將其納入消費者關系管理的各個方面。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被價值觀、信仰和身份來源所驅使,傳統的分析和劃分人的方法將需要徹底的變革。
2.不平等性
通過更靈活的定價結構和更好的設計,解決在獲得產品和服務方面可能擴大的差距。正如我們的許多趨勢所表明的那樣,新產品開發和創新方面的進展也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擴大有能力獲得和沒有能力獲得的人之間的差距。
3.影響
平衡消費者的控制欲與品牌可支配的巨大分析能力。越來越多的品牌將利用技術和數據主動為消費者提供新的洞察和實用性來源,使其能夠在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做出更好的決策。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電通(Dentsu):全納智能時代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