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產業是將現代技術與傳統中藥生產相結合的新型產業,那么,什么是中成藥?如何分類呢?本文將具體介紹。
1.中成藥是什么意思
中成藥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以規定的處方為依據,以中藥材為原料,按規定的制劑工藝加工成一定劑型,為滿足臨床預防和治療疾病需要的一種中藥制品。其處方即可為單藥,也可為復方,劑型主要包括丸、散、膏、丹等傳統劑型和膠囊、顆粒、片劑、氣霧劑、注射液等現代劑型。作為臨床應用的中成藥,不但有相應的藥品名稱、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規格和特定的質量檢驗標準,而且方便攜帶和儲存。
《中國人民共和國藥典》1963版載中成藥197種,1963版載中成藥270種,1990版載中成藥275種,2000年增加至461種,目前我國中成藥種類已達8000余種。隨著中成藥的研發和生產逐步規范化,新設備和新技術的應用,中成藥的劑型與品種還在不斷增加。
2.中成藥分類
我國的中成藥種類品種繁多,隨著新的中成藥的不斷涌現和中成藥用藥經驗的不斷積累,對眾多的中成藥進行分類才能滿足臨床治療、藥品管理、科研教學的需求,也對中成藥自身的發展也尤為重要。中成藥的分類,歷代以來,有以病證分類、有以病因分類、有以臟腑分類、有以功用分類,也有以數種方法綜合分類的。
(1)按臨床科屬病證分類
我國第一部由官方頒布的成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全書載方799首,按照病證類屬分為諸風、傷寒、痛證、痰飲、虛證、雜病、婦人諸疾、小兒諸疾等共14個分類。中醫藥按臨床病癥分類的方法以科屬為綱,病癥為目,如《中國基本中成藥》第一部共載藥700種,按內科、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分為五類,“類”之下,按病癥分類,如內科又分為解表劑、祛風劑、清熱劑、祛濕劑、消導劑、瀉下劑等。2014年出版的《新編簡明中成藥手冊》中,編者將中成藥分為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精神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感染及婦科男科疾病、跌打損傷與骨科疾病、風濕類風濕等免疫性疾病、五官科、皮膚科、急癥急救治療藥等14類。常見疾病的中成藥治療》(第2版)也將中成藥按傳染病、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等分成13類。
(2)按功用主治分類
歷史上最早按照治法歸類中成藥可見于宋代趙估的“十劑”,即宣、通、補、泄、輕、重、澀、滑、燥、濕劑以及明代張景岳的“八陣”,即補、和、下、溫、清、補、消。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中成藥學》f13l按功效不同將中成藥分成20類,分別為解表、瀉下、和解、清熱、祛暑、溫里、補益中成藥、固澀中成藥、安神中成藥、開竅、理氣、理血、治風、治燥、祛濕、祛痰、止咳平喘、消食、驅蟲、外用共20類。功效分類法符合中醫傳統理論,與中醫治法完美重合,理法方藥清晰明確,便于教學和臨床應用。
(3)按劑型分類
按劑型分類是將中成藥按照制劑相似、制備工藝相仿的中成藥歸于一類,旨在突出中成藥產品的制劑規格,有利于制劑生產和貯存管理。196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中國中醫研究院主編的《中藥成藥制劑手冊》將674種中成藥按照丸劑、散劑、膏劑、丹劑、膠劑、茶劑等10類劑型分類,但該分類法功效、治法、科屬、病癥不清,臨床應用較少。
(4)按筆畫分類
按筆畫分類是將中成藥按照中成藥名稱首字母的筆畫多少進行排列的方法。此方法簡單清晰,可避免功效或病證分類方法歸類不清的問題,利于檢索。因此按筆畫分類的大多為工具性書籍?!缎戮巼抑谐伤帯?第2版))即按漢語拼音分類?!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采用筆畫來分類中成藥。
(5)綜合分類
綜合分類主要有兩種模式,分別是“科屬+功用”和“科屬+病證”。綜合分類的方法更系統、更細化,具有劑型明確、分科及主治病證清楚、便于指導新藥研發等優點,脈絡清晰、利于應用?!杜R床用藥須知》中藥卷、《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國家基本藥物臨床用藥指南》2020版中成藥部分等均采用的是“科別+功效”的混合分類模式,即先以科別分類再在科別內按功效分類。但該分類方法也存在一些問題,以玉屏風散為例,玉屏風散即可歸在解表劑的扶正解表,也可歸在固澀劑的固表止汗項下,分類的不統一給使用者帶來較大的困擾。
3.常見的中成藥
中成藥作為中醫藥學的中藥組成部分,使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應用范圍廣。不少名優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安宮牛黃丸、烏雞白鳳丸、片仔癀、小活絡丹等已被廣泛熟悉和認可,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此外,每年都有一批中成藥獲批上市,為中成藥的發展壯大添磚加瓦。

以上梳理了中成藥的定義及分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配方顆粒?三者對比分析
中藥上市公司有哪些?2022中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中藥與西藥有什么不同?中藥西藥注冊申報區別分析
中藥行業政策,歷年政策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