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權投資
想要了解產權投資的概念,首先要對產權有準確的理解。產權是指財產所有權及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包括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等權利。其中,所有權是一種財產權,包括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使用權通常由所有人行使;收益權是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
從根本意義上說,產權投資就是通過產權買賣獲取投資收益的資本運行形式。產權投資可以區分為對公開市場上的證券化資產的投資和通過協議交易實現產權轉讓的產權投資形式。

2.產權投資方式
產權投資的主要實現形式包括并購、參股和企業租賃。
(1)并購
并購的概念一般涵括了兼并(Merger)和收購(Acquisition)兩個方面,簡稱為“M&A”。這個術語中包含了兩個名詞,一是“Merger”,即兼并;另一個是“Acquisition”,也就是收購。泛指在市場機制作用下企業為了獲得其他企業的控制權而進行的產權交易活動。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業以現金、證券或其他形式
(如承擔債務、利潤返還等) 購買取得其他企業的產權,使其他企業喪失法人資格或改變法人實體,并取得對這些
企業決策控制權的經濟行為;收購是指企業用現款、債券或股票購買另一家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或股權,以獲得該企業的控制權。收購的實質是取得控制權。由于在運作中它們的聯系遠遠超過其區別,所以兼并、合并與收購常作為同義詞一起使用,統稱為購并或并購。
(2)參股
1)參股者投資入股另一企業,由此獲得股權。而參股者將資產的使用權和處置權等讓渡給所投資企業,參股者從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權能中得到報酬,即作為股權享有的未來的股息和紅利。
2)參股的比例達不到一定的比例時,不會改變所投資企業的法人地位。參股類似于并購,只不過所購買股份的比例達不到控股的程度。
3)參股者往往投資于有成長潛力、經營好、效益高的企業,由所投資企業統一使用,實現資產一體化。
(3)企業租賃
企業所有者將企業出租給其他集體或個人經營的一種資產經營形式。我國企業租賃經營從1984年開始試行。國家或集體作為企業所有權的代表,以出租人的身份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規定其租賃方式、年限、條件等。承租者在租賃期間擁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并按期繳納規定租金等。企業租賃實質上是生產資料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一種形式。租賃的形式有個人租賃、合組租賃、全員集體租賃和法人租賃等。
3.產權投資的作用
產權投資是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
產權投資是企業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
產權投資是企業獲得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
產權投資可以實現規模經濟;
產權投資可以節約項目新建的遲滯時間;
產權投資可以通過收購低價資產獲利;
產權投資有利于進行跨國經營;
產權投資可以實現財務經濟。
以上梳理了產權投資的定義、方式及作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知識產權?包括哪些?特征是?
什么是產權?什么是科斯產權?什么是草原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