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FA)于2020年11月發布了《東南亞:數字挑戰者銀行的到來》。
報告指出,新加坡是東南亞地區第一個頒發數字銀行許可證的國家,目的是利用新技術降低成本,改善客戶體驗。東盟五大經濟體(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新加坡(“東盟五國”)的GDP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4.3萬億美元,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口目前沒有銀行或銀行存款不足。
在宣布數字銀行許可證之前,過去三年中,亞太地區已成為金融科技熱點地區,股權融資的復合年增長率約為55%,在2020年上半年達到亞太地區金融科技融資總額的20%。
東南亞數字銀行的發展現狀
過去十年,全球數字挑戰者銀行的數量顯著增長,累計超過200家,吸引了約150億美元的資金。自2015年以來,這一增長尤為強勁,部分受到支持性監管政策的鼓勵,企業數量增長了近三倍。
東南亞數字銀行的數量迅速增加到200多家,其中五分之一位于亞太地區。
數字挑戰者銀行總數:2010-2020年年初至今

對銀行股權投資的分析表明,該類別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2017-2020上半年80%的融資輪出現在早期階段(B輪或更早)。如今,美洲的企業最為集中,占全球企業總數的46%,這主要是由于新興銀行的盛行。
東南亞數字銀行的發展機遇
到2030年,東盟五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達到4.3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就人口而言,東盟五國將擁有5.4億人口,使其成為僅次于中國、印度和歐盟的集體市場。
在獲得金融服務方面,東南亞在銀行賬戶滲透和使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最大的進步。盡管如此,仍有大量銀行存款不足和無銀行存款的人口,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例如,在2.7億人口中,超過50%的印尼人目前沒有銀行賬戶。同樣,越南約68%的成年人和菲律賓65%的成年人沒有銀行存款。因此,東南亞為新的銀行業進入者提供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市場。
為東南亞無銀行和銀行不足者提供服務的巨大機會

為東南亞中的金融科技提供48億美元的股權融資,約1600家公司,其中大部分用于支付和貸款。該地區融資額排名前十的金融科技公司(每家融資額均超過1億美元)來自廣泛的東南亞國家、業務線和商業模式。
在支付領域,移動和數字錢包子集群的資金增長最快。預計到2025年,這些數字將進一步增長,達到80%以上的銀行存款不足和60%以上的無銀行存款消費者??偟膩碚f,移動和數字錢包的價值份額將占整個支付市場的近三分之一。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SFA):東南亞:數字挑戰者銀行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