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生態系統
城市生態系統是指在城市中,其內部特定的生物與非生物要素之間,通過能量代謝、物質循環等過程,形成的具有一定聯系的有機統一體,也就是說,城市生態系統是城市居民與其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2.城市生態系統的功能
城市生態系統自身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所以其功能也很難被細化,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定義:首先是生的功能,社會發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和信息基礎之上;其次是還原的功能,自然本身具有一定抵抗外界壓力的特點,這種能夠自動恢復的性質有利于資的持續利用和系統中各個元素之間的協調與平衡;最后是生活的功能,城市生態系統其本身具有地理空間的性質,能夠為人類提供居住空間和生活環境需求。
城市生態系統區別于自然生態系統主要原因是城市核心力量在于生產,為了經濟條件不斷提高和生活結構不斷優化,城市不斷在提高自身的生產能力和有限資源條件下的產量最大化。城市生態系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高效的利用空間條件,通過效率較低方式利用一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并且能源和信息總是流向高密度的方向,整個系—的總產出量大于能量的吸收,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網狀型食物鏈有所差異,城的食物鏈方向更加單一,并且很大程度上依靠外界的輸入。城市生態系統內生產可以根據性質和更新度分為初級生產、和次級生產的生物生產模式以及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非生物生產模式。
通常一個城市生活功能的健全程度吸引常住居民能力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體現。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從而衍生出社會發展和生活質量提升的客觀需求。時代是在不斷的變化,社會也是在不斷的進步,人民的物質需求也隨之不斷在變化,最初滿足基本的物質條件,開發所需的生活空間以及生產出必須的能量,之后人民更加注重自身精神條件,對時間的需求也是逐漸增多;意識到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更加有利于人類的身心健康。城市功能不斷實現自我的完善,居民也從之前較為低等的生產生活方式轉向高效率高品質的生產生活方式,漸漸的由被動的適應城市環到主動去改造適合自身的城市系統。人工產品、礦物能也在生活中的物質需不斷優化的前提下變成了自然產品、自然能;對于復雜的信息系統也產生了大的變化,從之前嘈雜的信息流轉向精簡、優雅的方式;時間上也是從緊張的生活節奏轉向高效率工作與充足閑暇時間相結合的形式;居民的活動范圍也從之前較為狹小的城市中心區域轉向了更加廣闊空間的城鎮地區。生活功能是城市生態系統為居民提供物質基礎的生態動力基礎。
生產活動作為城市職能的核心,其原有的自然環境結構進行了深度的改造,無論是地質條件、氣候條件還是動植物多樣性都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而改變了原有的形態。所以,要保持城市生態平衡與穩定,保持城區與周邊的自然區域的生態環境在實質上的一致性,以及維持城市生產消費活動的正常運行,城市生態系統必須具備承受和抵擋外界由于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并且具有能夠從較為惡劣的情況中恢復到良好的狀態能力,這些都屬于城市生態系統的還原功能。目前,全球數以萬計的城市能夠較快發展并且與周邊的生態環境保持和諧的關系,原因就在于此。
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產、生活和還原三項功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他們互相影響和制約對方,同時又互相為對方提供條件。低質量的城市生活,居民很難有較高的信心去提高他們的生產效率;較高的生產水平和城市經濟發展狀況,可以為城市提供高質量的生活環境,也為環境維護與改善提供了一定技術支持,還原能力得以提高;再有,還原功能較強的城市,其資源可被重復利用次數增多,城市發展的物質基礎得以加強,生產功能也隨之得到提高。
3.城市生態系統特點
(1)城市生態系統是不完全開放的,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無法完成能量的循環和物質的循環,物質與能量在城市生態系統中是線狀運動的不是環狀運動的。
(2)在城市生態系統中,物質流高度密集、周轉迅速,包括自然物質、工業產品、農產品等,物質的周轉維持了城市的高活力。
(3)城市生態系統以人為主體,整個城市生態系統都是人營造的,其中物質與能量的運轉均為人為控制,物質環境都經過了人工改造,是依附于人的系統。
(4)城市生態系統對其他生態系統有非常高的依賴性,人 類的生產生活需要的能量都是從其他生態系統輸入,同時將產生的大量廢棄物送到其他生態系統中。
已上市梳理了城市生態系統的定義、功能及特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可持續城市?與其他城市概念的區別介紹
什么是城市化率?如何計算?我國城市化率是多少?
什么是健康城市?評價指標是什么?試點城市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