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用風險轉移?主要方式有哪些? AG 2022-08-11 16:12:32 作者:AG 2365 收藏 1.什么是信用風險轉移信用風險轉移是指某些金融機構使用各種金融工具,如貸款銷售、資產證券化及信用衍生品等把信用的風險轉移到別的金融機構,那些把信用風險轉移出去的機構稱為信用風險轉出者(被保險者),接受信用風險的機構稱為信用風險接受者(保證人)。2.信用風險轉移的主要方式(1)融資型信用風險轉移。融資型信用風險轉移指的是在向金融市場或金融機構轉移信用風險的同時,實現資金的融通。工商企業可以通過辦理保理業務或者福費庭業務,將應收賬款無法收回所帶來的信用風險轉移給專業性的金融機構。保理業務是為以賒銷方式進行銷售的企業設計的一種綜合性金融業務,企業通過將應收賬款的票據賣給專門辦理保理業務的金融機構而實現資金融通。福費庭業務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設備貿易中,出口商把經進口商所在地銀行擔保的遠期匯票或本票。無追索權地售給出口商所在地的金融機構,以取得現款。商業銀行利用外部市場轉移資產業務信用風險的融資型手段有貸款出售和貸款資產證券化兩種。貸款出售指商業銀行將貸款視為可銷售的資產,將其出售給其他機構。貸款資產證券化是貸款出售的更高發展形式,是資產證券化的豐要內容之一。在資產證券化中,發起人將資產出售給一個非凡的機構,并轉化成以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為擔保的證券,通過證券的發售而實現資產的流動變現。商業銀行利用資產證券化,在將資產轉移出去達到融資目的的同時,也轉移了資產的信用風險。(2)非融資型信用風險轉移。非融資型信用風險轉移中,與融資相分離的信用風險轉移手段有信用擔保、信用保險和信用衍生產品(CD)。信用擔保是靈活的信用風險轉移工具,通過雙邊合約,擔保人作為信用風險的承擔者,當第三方(債務方)不能履行其義務時,承擔相應的補償或代為支付的義務,金額限于潛在風險暴露的損失。信用保險就是企業通過和保險機構簽訂保險合同,支付一定的保費,從而在指定信用風險范圍內蒙受損失時獲得補償。信用衍生產品指的是一種雙邊的金融合約安排,在這種安排下,合約雙方同意互換事先商定的或者是根據公式確定的現余流,現金流的確定依靠于預先設定的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信用事件的發生。信用事件通常與違約、破產登記、信用等級下降或價格出現較大的下跌等情形相聯系。其中CD轉移信用風險的過程可以通過CD市場的最常見品種——信用違約互換(CDS)來說明。信用違約瓦換是指交易雙方達成合約,交易的買方(信用風險保護的買方)通過向另一方(信用風險保護的賣方)支付一定的費用,獲得在指定信用風險發生時對其貸款或證券的風險暴露所遭受損失進行補償的安排。從某種意義上講,一份信用違約互換合約類似于一份信用保險合同,但信用違約互換合約所指的信用事件所涵蓋的信用風險遠遠廣于信用保險合同的涵蓋范圍。史重要的是,信用保險合同一般是不能轉讓的,而信用違約互換合約可以在市場上轉讓,從而使信用治理具有流動性,體現其轉移信朋風險的基本功能。以上就是有關于信用風險轉移的定義及主要方式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信用風險轉移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推薦閱讀信用額度是什么意思?信用卡個人額度怎樣提高?什么是商業信用融資?商業信用融資的缺點介紹財政信用是指什么?主要內容有哪些? 本文標簽 信用風險轉移 信用風險轉移主要方式 信用風險轉移的工具 信用風險轉移工具 信用風險轉移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