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開源教育平臺有哪些
1.基于開發工具的開源教學平臺:
此類平臺支持大規模開源開發者分享開源技術、傳播開源理念、推廣開源項目,形成了產教一體化的在線學習模式,國外典型平臺代表包括Github.com、SourceForge.net等,國內代表性平臺有Trustie.net,codechina.csdn.net、Gitee.com、leamerhub.net等。
2.基于知識社區的開源教學平臺:
典型代表包括csdn.net、learnerhub.net等。其中,Stack Overflow由Jeff
Atwood和Joel Spolsky在2008年創建,旨在提供一個與程序相關的IT技術問答網站。中國有CSDN社區和群體化學習平臺原型系統(LernerHub
)。
3.基于開放課程的開源教學平臺:
慕課(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
國外平臺包括Coursera、edX、Udacity等,國內平臺包括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
xuetangx)、慕課網(imooc)等。
4.基于開放實踐的開源教學平臺:
代表性平臺有頭歌EduCoder、Openl啟智社區、百度Al
Studio等。
5.基于開源競賽的開源教學平臺:
競賽類的學習平臺主要采用在線編程競賽的形式,用以促進學習者進行程序設計語言學習、算法設計、編程應用等。例如,Topcoder平臺、Kaggle平臺、EduCoder平臺等。

開源教育發展趨勢
1.特色化軟件學院建設與開源軟件人才培養緊密結合。
2020年6月5日,教育部和工信部聯合發布了《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指南》,指出要在五個重點領域培育建設一批特色化軟件學院,加快人才培養,緩解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對數字人才的迫切需求。
在特色化軟件學院建設中,急需圍繞關鍵基礎軟件、大型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軟件、新興平臺軟件以及嵌入式軟件等領域,培養大批具有軟件思維、掌握先進軟件工程方法、熟悉軟件需求分析、架構設計、編碼實現、質量保障等技能的專業人才,急需掌握行業知識、熟悉算法建模、推進工業技術軟件化的復合型人才,開源軟件為我國在這些領域的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發揮重要作用。
2.青少年開源教學正在快速發展。
青少年開源教學的本質是基于項目的學習,即學習過程圍繞某個具體的項目,在實踐體驗、內化吸收、探索創新中獲取具體知識,形成專門的技能。2016年成立的北京葉撲信息科技公司,作為青少年開源創客教育產品的研發與服務代表企業,獲得科大訊飛戰略投資,圍繞創客、機器人、STEM、數字造物、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主題提供課程和教育服務。
3.軟硬結合的開源教育日益成為開源教育的熱點。
2005年誕生的Arduino幾乎是國內最早使用的與教育結合的開源硬件。為了保持設計的開放源碼理念,Arduino設計團隊決定采用Creative
Commons(CC)的授權方式公開硬件設計圖。在這樣的授權下,任何人都可以生產電路板的復制品,甚至還能重新設計和銷售原設計的復制品。截至目前,已有多種型號及眾多衍生控制器推出。
2012年03月,Eben
Epton發布了卡片式電腦樹莓派,旨在幫助青少年學習計算機編程。2016年,微軟和BBC合作開發了專門面向中小學生的開源硬件microbit。在此基礎上,隨著國內芯片廠商開始更加關注開源教育市場,基于上述三大平臺的延伸產品發展迅速,目前已可以充分支持學生的課堂學習,實驗探索,比賽競技等需求。
推薦閱讀:
《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2021中國開源發展藍皮書(88頁).pdf》
《艾瑞咨詢:源遠·流長—2022年中國開源軟件產業研究報告(6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