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上風電的優勢
(1)海上的風較為平穩:風機運行需要看風的大小,陸上各個高度的風速相差很大,導致垂直方向的風速變化變大,受力不均衡,導致傳動系統損壞。海上風切變也沒有陸上大,并且風向改變的頻率也比陸上更低。
(2)風機的利用率更高:風機的發電功率與風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海上的風速比陸上高 20%左右,因而同等發電容量的海上風機的年發電量會比陸上高
70%。

(3)單機裝機容量更大:風機的單機發電容量越大,同一塊地方的掃風面積和利用風的能量越多,資源能更充分利用,有助于降低成本。陸上風機的限制在于運輸,長近上百米的葉片(拆成兩段也有幾十米)在陸上是很難運輸的,而在海上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可以直接從葉片工廠海運至風電場。例如世優電氣參與的陸上風機風機項目最大
2.5MW,而參與的湘電平海灣海上風機以5MW 起。
(4)距離用電負荷更近:我國用電市場重點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西電東送工程可緩解能源供給不足和不平衡問題,但無法長期徹底地解決。我國西北建設了大量的風電場,卻要通過高壓線路輸送到東南沿海,而海上風機都在沿海一兩百公里處,適合供給用電負荷中心。
(5)沒有擾民和占地擔憂:陸上土地資源具有稀缺性,耕地紅線不能動,林地不能建等等。隨著陸上風電的發展陸上風能資源好的地方越來越少,而且風機噪音對居民和動物的影響也比較大。
2 海上風電基礎形式
(1)樁式基礎:樁式基礎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單樁、多樁、導管架式、三角架。樁式都是固定式的基礎結構,其中單樁在歐洲應用很廣,能夠適應很多種不同的海床土質,施工工藝十分簡單,而且造價成本較低。

(2)重力式基礎:重力式基礎是依靠自身的重量來對抗海上風浪的荷載,能夠適用在淺海水域,而且對海床的土質要求較高,不可以有淤泥存在。用混凝土來制作大體積沉箱或者基座,使基礎結構能夠穩穩地沉入海底,通常設計的結構體積和重量都非常巨大,因此這些結構大多是在施工地點附近的陸地上來進行制作。結構制作完成后,借助運輸船只將基礎結構運輸到目標的施工地點,安裝過程就較為簡單,相比較來說施工的成本低廉。
(3)吸力式筒形基礎:吸力筒式基礎是一種比較新型的基礎結構,可以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來設計筒的數量從而保證基礎結構施工的穩定性。吸力筒式基礎不僅安裝方便,拆除也十分方便,相關部件能夠得到再利用。不過這種基礎結構目前仍處于研究階段,使用過程中是否存在風險尚未確定。
(4)漂浮式基礎:漂浮式基礎是利用浮力來對風電機組進行支撐,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到深海海域的風電場建設中,然而在實際的建設中還存在較多難題,在防止風機結構過度傾斜以及搖晃還需要較多的研究。我國對漂浮式基礎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得到實際的應用,不過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前景和價值。漂浮式基礎主要包括四種類型,分別是單柱式平臺、張力腿平臺、駁船型平臺和半潛式平臺。
3 2021海上風電最新國家政策
2021年1月國家能源局《海上風力發電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大綱(試行)
(征求意見稿)》主要內容包括總則、監督檢查前應具備的條件、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檢查、工程實體質量的監督檢查、質量監督檢測
2021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大力提升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加快發展東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發展海上風電,加快西南水電基地建設,安全穩妥推動沿海核電建設,建設一批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20%左右。
2021年6月國家發改委《關于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2021年起,新核準(備案)海.上風電項目、光熱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由當地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制定,上網電價高于當地燃煤發電基準價的,基準.價以內的部分由電網企業結算。

推薦閱讀《潤邦股份-公司深度報告:海風基礎樁隱形冠軍高端裝備齊頭并進-211104(3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