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材料包括哪些種類
新材料按結構組成分主要有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四大類。按材料性能分,有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按照新材料的用途和性質,《中國新材料產品與技術指導目錄》將新材料產品分為新型金屬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納米及粉體材料、新型復合材料、新型稀土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碳材料、新材料制備技術與設備等十多類具體技術領域。

(1)、電子信息材料
微電子材料:晶圓、封裝料、光刻膠、金絲、漿料、電子化學品、IGBT、功率MOS 光電子材料:光棒光纖、光器件、光盤、磁記錄材料 。
平板顯示材料:偏光片、濾光片、玻璃、液晶、PDP稀土熒光粉、OLED發光料 固態激光材料:人工晶體、非線性光學材料、特種玻璃、鍍膜材料。
(2)、節能新材料
半導體照明材料:襯底、外延片、MO源、高純氣體、封裝料 。
光伏電池材料:多晶硅、單晶硅、薄膜、玻璃 。
新能源材料:燃料電池電極、固體氧化物、二次電池電極、膜、鋰離子聚合物、儲氫合金粉及其他儲氫材料。
(3)、納米材料
(4)、先進復合材料
:玻璃纖維、芳綸、碳化硅、石墨、硼纖維、鋼纖維、晶須、人工合成耐磨材料、樹脂基、金屬基、陶瓷基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硬質合金刀片、摩擦材料、復合材質材料
(5)、先進金屬材料
超級鋼:新普碳、超合金、復相、專用鋼、耐高溫耐磨耐腐蝕材料、特種材、非晶合金(金屬玻璃) 。
貴金屬與有色:高純貴金屬、鋁鎂鈦輕合金及材、特種銅材。
(6)、化工新材料: 有機硅、有機氟、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特種橡膠、特種纖維、特種涂料、制冷劑、精細化工產品。
(7)、先進陶瓷材料
功能陶瓷:(微波、瓷介電子元件、壓電、敏感、透明)結構陶瓷(蜂窩、耐磨、高溫、高韌、涂層、陶瓷基復合)。
(8)、稀土材料: 高純稀土、助劑、催化劑、永磁、發光、儲氫。
(9)、磁性材料: 軟磁、永磁、磁記錄材料、磁器件。
(10)、碳材料: 活性炭、碳黑、金剛石、石墨、碳纖維。
(11)、膜材料: 過濾膜(有機膜、無機膜)、功能薄膜(光學、絕緣)。
(12)、超導材料 :實用化超導線材、塊材、薄膜的制備技術和應用技術。
(13)、生物醫用材料: 植入、人工組織、血液過濾、縫合。
(14)、生態環境材料: 環境工程材料、綠色包裝、可降解材料、環境替代材料。
(15)、新型建筑材料: 保溫隔熱材料、高強水泥、綠色生態建材。
2、新材料發展趨勢
(1)新材料的發展更注重可持續發展,更體現以人為本
目前,世界各國都把新材料的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更加注重新材料的發展與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協調,資源的高效和重復利用,使新材料的發展更有效地納入循環經濟的模式。新材料的發展除強調與資源、能源和環境協調發展外,則更加注重以人為本。隨著人民對健康、安全等需求的提高,對生物醫用材料、綠色環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綠色健康材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2)高新技術發展促使新材料產品不斷更新換代
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關鍵基礎材料提出新的挑戰和需求,同時材料更新換代又促進了高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隨著萬物互聯、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概念的加速落地,新材料技術正加速向科技化方向發展。未來,自修復材料、自適應材料、新型傳感材料、3D打印材料等新材料技術將大量涌現,為生物醫療、國防軍事以及航空航天等領域發展提供支撐。
(3)人工智能與新材料技術互為促進,加快新材料“井噴”
傳統的新材料研發過程,主要依賴科學直覺與實驗判斷,再加上大量的重復性實驗來完成驗證,可謂是歷盡千辛萬苦。而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周期有望縮短一半以上。新材料技術的突破將在很大程度上使材料產品實現智能化,擁有傳感功能、反饋功能、信息識別和積累功能、響應功能、自診斷能力、自修復能力以及自調解能力。這些智能材料可以滿足人工智能發展的要求。
(4)新材料產業上下游進一步融合,整合重組趨勢加劇
高新技術的發展,使得新材料與信息、能源、醫療衛生、交通、建筑等產業結合越來越越緊密,而激烈的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則,經濟效益的強烈驅動,又加劇新材料產業整合重組,產業結構呈現出橫向擴散和互相包容的特點。元器件微型化、集成化的趨勢,使得新材料與器件的制造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新材料產業與上下游產業相互合作與融合更加緊密,產業結構出現垂直擴散趨勢。
(5)中國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同時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由于中國大陸擁有低廉的人工成本、龐大的市場需求和逐漸完善的產業鏈等優勢,很多新材料細分領域均存在向中國產業轉移的現象,且愈演愈烈。以半導體產業為例。世界集成電路發展歷程經歷了美歐壟斷、日本崛起和亞太主導三個階段,現正處于向中國大陸集中的階段,產業東移趨勢明顯。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浙江恒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400頁).pdf
山東隆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585頁).pdf
2021年新材料平臺型企業彤程新材業務布局分析報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