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線上供應鏈金融
線上供應鏈金融是傳統供應鏈金融的線上化,國內該業務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目前學術界對于線上供應鏈金融并沒有一個統一且確定的概念,黃英霞認為:線上供應鏈金融是一種復雜的金融創新化產品,它是金融業與基于供應鏈管理的實體產業之間,通過信息化協同合作的供應鏈金融的新趨勢和高級階段,包含電子商務交易、在線支付、交易融資等多個環節。

2.線上供應鏈金融的特點
(1)協同效用
“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通過將供應鏈相關各方互相連接,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交互式在線運轉,最大限度地發揮各方的協同效用,提高產供銷周轉速度、減輕企業的財務管理負擔和成本,提高供應鏈運轉效率和競爭力。
傳統供應鏈金融服務主要依靠電話、傳真以及人工傳遞的方式,效率無法保證,費用也相對更高。
(2)供應鏈信息的實時共享
“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提供了供應鏈信息實時共享的渠道,有效提高了供應鏈各方的決策速度,提升供應鏈的整體融資能力,同時銀行也可以向核心企業共享經授權的下游經銷商融資額度、庫存以及銷售數據,并提供時點與階段數據分析,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提供第一手信息服務,提高供應鏈的協同管理有效性和控制能力。
(3)以供應鏈融資切入全鏈條、全流程的供應鏈金融全面服務
相較傳統服務,“線上供應鏈金融”由于實現銀行與“1
N”供應鏈成員企業、物流企業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流程銜接,與核心企業供應鏈協同管理的目標高度契合,使得依托核心企業“1”向上下游企業“N”批量的、一體化的融資和支付結算服務更具管理的系統性、操控性和規模經濟性,從而迎來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更大發展;另一方面,“線上供應鏈金融”還可以為企業建立押品資源庫,通過合格押品之間的自由轉換實現單個企業在不同融資產品之間的自由轉換,進而實現單個企業在不同生產經營階段的全流程融資。
3.線上供應鏈金融的模式
面對線上供應鏈金融這樣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許多股份制銀行以及中小商業銀行均有所布局,而龍頭電商企業也紛紛進場,利用自身優勢和平臺資源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根據平臺是否自營、自營主體、銀行是否直接參與等,劃分線上供應鏈金融模式,具體如下:
(1)基于電商自營平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
電商自建供應鏈金融模式不需要銀行參與,持有小額貸款牌照的電商企業直接以其自營平臺或子公司資金為企業或個人提供貸款。此類電商企業可以劃分為 B2B 和
B2C
兩類,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京東。京東擁有優質穩定的上游供應商和海量終端消費者,依托自營物流體系和大數據驅動的供應鏈管理體系,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迅速,基本覆蓋交易各環節。
(2)基于銀行自營平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
銀行基于自有資金,借助大數據等技術,以較低成本匯集企業在采購、物流、銷售等各環節的真實貿易交易數據,評估企業的財務狀況、資產狀況,且能實現實時監控與預警。銀行憑借專業服務、長期信譽、安全性等資源優勢,能較精準地識別優質企業,觸達目標客戶。借助線上供應鏈金融,部分優質中小企業在貨物交易、支付結算、保險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得以滿足,產業鏈上下游形成協同效應,銀行則通過提供各種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提高業績,擴大盈利空間,從而實現銀企雙贏。但在基于銀行自營平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模式下,銀行與物流服務商等參與方的合作不夠密切,通常處于被動接受信息的地位,過度依賴核心企業,多種因素疊加導致銀行的風控技術不足以處理業務開展過程中的風險。
(3)封閉式線上供應鏈金融
封閉式在線供應鏈金融意味著,為了規避中央銀行對利率的嚴格監管,商業銀行與第三方中介平臺合作,并利用自有資金發展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從較高的利率中獲利。該模式包括電子訂單融資和電子倉單融資,其中電子訂單融資還可劃分為賣方電子訂單融資和買方電子訂單融資,分別由傳統供應鏈金融中的應收賬款融資和保兌倉融資演變而來,而電子倉單融資則對應傳統供應鏈金融中的融通倉融資。
(4)開放式線上供應鏈金融
在該模式中,任何中小企業均可線上申請授信,線上的開放融資平臺扮演初步審核的角色,之后平臺將信息提交至銀行,最終授信決策權仍然屬于銀行。該模式下銀行的操作較為關鍵。
以上梳理了線上供應鏈金融的概念和特點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在線供應鏈金融:數字化時代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44頁).pdf
萬聯供應鏈金融研究院:2020年中國供應鏈金融生態圖譜(36頁).pdf
萬聯網:疫情下企業融資與供應鏈金融調研報告(2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