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金融行業正積極擁抱全球市場,在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中,我國始終在探索金融業的改革路徑,當前,混業經營是當前金融業的主流選擇。那么,什么是混業經營?主要模式有哪些?與分業經營有什么區別?本文將具體介紹。
1.什么是混業經營
混業經營(Mixed Operatic)相對分業經營而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以及信托業等金融業務實現互相交叉和滲透,在不同程度上實現融合的經營模式。狹義上的混業經營是銀行業與證券業之間的交叉和滲透,而廣義上的混業經營則是指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相互融合滲透,實現綜合經營?;鞓I經營能夠實現基于風險控制體系下的資源共享,這將有助于資金的合理使用,能夠促進金融業各領域之間協同效應的提升,并加強對風險的系統監管。
2.混業經營主要模式
目前混業經營模式主要分為三種:銀行母公司模式、全能銀行模式以及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1)銀行母公司模式
由某一銀行集團成立股權公司,再由該公司控制或收購兩家以上的金融機構。
(2)全能銀行模式
集多種金融業務于一體的金融聯合體或金融混業集團。
(3)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在同一控制權下,所屬的受監管實體至少明顯地從事兩種以上的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務,同時監管部門對每類業務的資本要求不相同。


3.混業經營的優缺點
混業經營的優點
(1)混業經營有助于商業銀行業務的整合?;鞓I經營能夠有效整合商業銀行在銀行、證券、信托及保險業務上的資源,促進各業務之間協同發展。實現優勢互補。
(2)混業經營能夠提高銀行對風險的控制力度?;鞓I經營改變了商業銀行內部風險控制機制與外部風險監管模式,使風險控制成為了影響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發展的重要問題,這有助于提高商業銀行對混業經營風險的重視力度,促進銀行對風險的控制與管理。
(3)混業經營能夠幫助商業銀行獲取全面的經營數據及信息?;鞓I經營實現了商業銀行業務的交叉管理,擴大了信息流通和傳遞范圍,增強了數據獲取和分析能力。
(4)混業經營能夠促進行業的良性競爭及發展?;鞓I經營加劇了商業銀行的競爭壓力,各家銀行都努力在產品、技術和服務上下功夫。有力的推動了整個行業的進步。
混業經營的缺點
(1)容易形成金融市場的壟斷,產生不公平競爭。
(2)過大的綜合性銀行集團會產生集團內競爭和內部協調困難的問題;可能會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風險。
4.混業經營與分業經營的區別
混業經營與分業經營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范圍方面:金融業的混業經營,是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業務互相滲透、交叉,而不僅僅局限于自身分營業務的范圍;分業經營則是指金融機構僅從事一項業務。
以上梳理了混業經營的定義、模式及優缺點等信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特許經營?特點與優勢介紹
特許經營有哪些模式?4種基本模式對比
金融學是學什么的?就業方向和前景如何?
什么是金融危機?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共享金融?共享金融的表現形式有哪些?